明代 :王绂
三年传舍官如旧,来往追随不厌频。扫径惯迎天上客,折梅长寄陇头人。
驿楼树暗淮烟晓,官棹花明楚水春。待我南归重经过,索茶呼酒莫相嗔。
赠陈司仓廷玉
司仓虽小职,京国掌军储。天近屡朝见,官閒如隐居。
秋风三亩宅,春雨一园蔬。咫尺频相过,毋烦重致书。
读齐威王烹阿大夫事有感
齐国能强理若何,因封即墨与烹阿。唐虞举措无过此,天下那消赏罚多。
贮诗囊
吴奴背上日随行,小李当时早得名。檃括寻常风月趣,包容今古咏歌情。
珍珠粲粲光华满,文锦辉辉彩色明。累牍联篇藏已久,未逢删采向谁倾。
扈从出京
二月阳和驾北巡,两京佳气蔼晴旻。寰瀛共仰乾坤大,草木均沾雨露春。
仗簇五云常捧日,兵严万骑不惊尘。菲材自愧浑无赖,载笔叨荣列从臣。
和赵彦如中秋对月韵
秋半晚凉新,空庭迥绝尘。共看今夜月,况是故乡人。
展席聊呼酒,烹鱼底用莼。清光千万里,随处可相亲。
寄匡世德
匡君一别久,踪迹近谁依。囊尽风流在,年高故旧稀。
浩歌邀月上,独立看云飞。只叹阶庭下,无人戏綵衣。
咏独鹤
仙骨昂藏难偶俗,肯随鸡鹜共纷纭。云霄路杳非无侣,泉石情高自不群。
月下一声来静夜,池边孤影立斜曛。有时还向空庭舞,满地书成铁爪文。
写墨竹遗人
满几秋阴落砚池,漫涂烟雨墨淋漓。不工形似难持玩,一种閒情许自知。
写竹送张思安佥宪陕西
雪满关山路不分,绣衣骢马出都门。此君岂独风霜操,到处应推雨露恩。
寄徐伯玉
每怀徐孺子,寥落共谁亲。早岁应多疾,衰年又复贫。
苔痕封古巷,松影过比邻。独喜添丁好,传家幸有人。
种竹 其一
喜得栽时及早春,宿泥独带藓痕新。担头挑取来城市,一路清风扫俗尘。
写竹寄赵叔平
君家修竹绕轩居,一别而今十载馀。闻说锦绷新意好,旧时根本恐萧疏。
挽廖检讨先生 其二
玉署编书未及完,佩声无复上金銮。可怜残藁留遗箧,掩卷令人不忍看。
题斗方山水
雨过乱泉流,风声满树头。山斋如斗大,容得许多秋。
挽廖检讨先生 其三
丹旐翩翩引夕晖,楚江西上片帆飞。赐金未及娱亲旧,不料家山殁后归。
对雪再用韵
一天风雪又深冬,添得诗人兴趣重。压树只疑花扑地,看山无复翠为峰。
管弦沸沸青楼酒,台殿盈盈古寺钟。忽听阳春歌绝调,令人不和若为容。
著存
禄养既莫逮,何由展诚爱。随寓供蒸尝,庶或吾亲在。
哭林侍讲
早登科第占魁名,载笔曾同客两京。夜静玉堂邀看月,春深丹禁坐闻莺。
才华未及施经济,交谊宁知隔死生。老我情怀怕伤感,不胜双泪为君倾。
晓发通州望京阙作
小雨初晴晓雪开,五云深处见楼台。山连辽海金城固,春满关河玉辇回。
星汉共瞻天渐近,衣冠重整客初来。欲凭子墨誇雄览,愧乏扬雄献赋才。
病中雨夜二首 其一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写竹赠廖纪善
钓诗钩
题杏花春色卷
谢惠皮墩
题胡学士从叔祖母曹氏死节卷
为刘孟功写双竹
寄庞山人士南
雪夜凯师留宿戏赠
送王生还钱塘迎养
倭扇谣
赠潘晦初
送王御史还松江
送郑州同知
雨夜宿实上人山房因题于竹石图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 其二
送陶给事之福建佥事
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过梅花堂
风雨溪居
清江碧嶂
偶成题画
凤台春色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挽筠涧解先生 其一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一
雨中过欧阳编修馆题竹木画上
端午赐观骑射击毬侍宴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其二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五月蒙赐衣五端
写竹 其一
清风林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酬朱逢吉先生见寄韵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送刘秀才日升归江西挈家
孙康映雪
从役
题医训张良用全安堂卷
题兰蕙轩
送周经历之广东神电卫
题扇上枯木幽石图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
代雪洲端阳招客
写竹送袁文理之官湘阴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送李教谕之无锡
元日朝回为陈秀才写竹因题
送宏上人住保宁寺
送殷叙宾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三 催菊
题清适轩
为夏叔度写葡萄于雪洲之上因赋叙别
挽徐母
峡中杂咏 其一
次韵咏独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