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陆用之父怡閒

寿陆用之父怡閒

明代 王立道

陆子别我东还吴,何以赠之三山图。扶桑半壁动晴色,沧溟万里开蓬壶。

金银楼阙纷照耀,云雾旌旗疑有无。仙宫老人冰雪肤,浮丘杂坐洪崖俱。

行厨络绎进绮食,开樽满引红醍醐。颓然不知天地老,桑田成海真须臾。

君归悬向高堂隅,彷佛身往游仙都。绿发朱颜迥相映,羽衣翠盖交踟蹰。

玉卮流津瑶草润,霓裳按节青鸟呼。吾知陆子百不需,但觅綵服中庭趋。

青春满眼胡不乐,高车驷马诚区区。

诗人王立道的古诗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立道

莺啼燕树合,水漫渚蒲新。春归不须恨,化域自常春。

铁瓶草堂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大市多真隐,名都有逸人。春深草堂静,雨过棘篱新。

贯虱功非拙,屠龙术不贫。云雷随变化,池上见飞鳞。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明代 王立道

一盏清灯一榻尘,山深狐鬼共为邻。年来伎俩看都尽,遮莫山精巧试人。

闻何乔仲侍御移疾野寺诗以讯之

明代 王立道

恋主重来拂豸冠,寻僧还向竹林眠。百年半是沧洲客,多病能安白骨禅。

閒指远山孤枕外,细听落叶一灯前。何时更惬烟霞赏,同礼维摩结静缘。

寿嵇川南母 其四

明代 王立道

二月蟠桃亦放花,花枝烂熳赤城霞。逡巡已结千年实,更觅安期枣似瓜。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明代 王立道

密蕊与繁枝,参差间竹扉。红芳虽自媚,绿刺罥人衣。

送徐槐溪

明代 王立道

迢迢南陌望归轩,白马青袍圣主恩。共喜伟长来北海,何知司马病文园。

佩声遥忆趋青琐,春色愁看付绿尊。芳草长安门外满,王孙何日到长垣。

寿沈德夫母

明代 王立道

春日休文第,东风萱草花。共姜心独苦,王母发初华。

綵服回清昼,丹帔拂晓霞。人间有瑶岛,何处觅仙家。

和陈平冈七夕韵

明代 王立道

牛女何年事,犹寻此夜盟。多君先得巧,摇笔报诗成。

秋兴尊前发,河流天畔明。兰章无以报,空自愧同声。

梅窗为蔡君题

明代 王立道

为爱孤山友,閒窗手自栽。尘襟风外洗,野望雪中开。

心赏芝兰共,年芳桃李催。不嫌居近市,清梦自徘徊。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明代 王立道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湖上秋风芳杜晚,月明相忆仲宣楼。

送篆文生

明代 王立道

吴客偏多艺,君能解古文。鸿都初待诏,燕市忽离群。

科斗舟迎字,凫鹥沙漾纹。相看俱得意,宁惜去来勤。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明代 王立道

三月正当三十日,莺声如倦复如愁。绿杨拂地花成雪,断送春风也白头。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立道

甲第连云起,一枝吾自安。箧中鹪鹩赋,壁上鵔鸃冠。

客至供蔬具,人閒理药栏。不须歌考室,久已梦斯干。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明代 王立道

繁条婀娜叠红芳,疑是佳人向晚妆。寄语东风共相惜,为留香艳伴花王。

问故园

明代 王立道

倦游无素业,溪上聊避喧。因兹役风尘,转复思丘樊。

兰径日以合,桂枝秋正繁。斜景度书幌,鸟鸣窥前轩。

谷口迹已芜,北山意弥敦。华组不足羁,允怀明主恩。

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明代 王立道

大梁自昔称中土,屹屹重城壮天府。险塞何须数崤谷,膏腴宁复论鄠杜。

城中日暮起歌钟,五千户邑擅侯封。樊楼灯火晃清昼,平台车马如游龙。

驱车走马遥相索,意气千金轻一诺。贳酒春城百步喧,呼鹰秋苑双鸧落。

夷门西望日苍苍,修竹依然见故墙。行人不解思公子,父老犹能说孝王。

孝王本出帝王家,园池宾客盛豪华。邹枚献赋骋文藻,胜诡进说生阴邪。

一朝汉法不相假,斧质随来赤墀下。旌旗无复兔苑游,蔓草鸣蝉自春夏。

吁嗟盛衰各有时,古人遗迹今人悲。子长自是好奇士,君到梁园早寄诗。

拟驱车上东门

明代 王立道

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

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明代 王立道

年来章奏满公车,总道遐方困未舒。君王一出怜民隐,扶杖山东听诏书。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明代 王立道

名芳久说邵陵园,胜日还留北海尊。慷慨风情千古地,郁葱花雾万家村。

太行落照遥横席,碣石流云近拂轩。岂向平泉誇乐事,看垂彝鼎答宸恩。

王立道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