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幽怀羡独往,茅屋住山坡。蜡屐看鸣鸟,浮觞坐浅莎。
薜萝罥僧锡,麋鹿骇樵歌。我亦岩栖者,藏书近若何。
寿沈德夫母
春日休文第,东风萱草花。共姜心独苦,王母发初华。
綵服回清昼,丹帔拂晓霞。人间有瑶岛,何处觅仙家。
吕梁题养素轩
大朴元无事,幽居堪自怡。云依书幌静,石共药栏欹。
白贲存吾道,玄文任俗疑。风尘千古意,谁识染丝悲。
咏紫薇花
紫薇开处觅蓬瀛,深院层轩拂晓晴。绚烂只疑春色在,葳蕤偏傍日华明。
丝纶阁下人谁伴,虚白堂中韵未成。祗恐秋风不相假,缓吟深酌对寒更。
九日同序翁邵园赏菊赴李蒲汀之约用旧韵
几年闻说邵家园,今日黄花对绿尊。水阁山亭斜肖郭,柳蹊松坞曲成村。
登高直倚林梢槛,向夕仍开竹外轩。莫谓丝纶有馀暇,太平箫鼓藉君恩。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
剪綵隋宫事已非,犹馀粉黛貌芳菲。莫教展向金屏里,睡蝶游蜂尽欲飞。
拟明月皎夜光
流火下西极,蟪蛄鸣东厢。凉飙夺炎热,白东凝清光。
百草非故色,木叶萎以黄。昔与二三子,学道欣同方。
翻然弃旧好,振羽高云翔。河汉不可涉,织女空七襄。
人心异于面,相知安得长。
花朝感兴
疏雨轻风湿晓烟,曲江春色倍堪怜。新蒲江柳行宫里,语燕啼莺御道边。
拟向尊前销客思,更于花下惜芳年。明时事业非无赖,扬子何为独草玄。
寿乡人
银河耿耿秋云凉,朱楼高下华灯光。流苏零乱歌吹发,巴童旅舞摇明珰。
丝绳百壶泻欲尽,嘉宾四座欢未央。遥看南极一星曙,主人起引红玉觞。
为言此觞谁致此,东华木公祈寿昌。金鞍翠盖纷络绎,芙蓉露滴双鸳鸯。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五
万蕊妆成华屋春,一枝微亚金尊照。世人恨欠杜陵诗,此花真得无言妙。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二
吴趋投暝发,楚树带烟微。千里占星聚,双帆逐雁飞。
宁亲恩诏渥,报主壮心违。尊酒怜同病,天涯更独归。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
碧树攀欲尽,黄鸟啼正歇。一花复一花,常如二三月。
会同年二首 其二
绮席照朱甍,侯家接凤城。歌钟五云近,轩盖一时倾。
星聚惭名德,风期协友生。相看语不尽,特此寄同声。
挽钱母
狸首歌残海树秋,熊丸空转夜深愁。板舆寥落安仁赋,瑶水虚无阿母游。
王子裕百花图 其三
传道昭君昨入胡,后宫留得美人图。红妆翠袖分相向,只恐君王误一呼。
拟凛凛岁云暮
肃肃秋节至,草腐夕萤飞。众芳尽零落,霜露沾人衣。
衣沾不足惜,惜此绮罗襦。锦衾怜独旦,彷佛梦见之。
执手相晤言,燕婉追昔时。愿得同予美,两情终不渝。
誓言未终竟,恍然出中闺。不如鸳与鸯,两两相迫飞。
日出倚庭树,彷徨恋落晖。耿耿抱素志,泪下不自知。
拟迢迢牵牛星
隐隐西山阳,翩翩孤凤凰。欲栖无梧桐,欲食无玕琅。
浮云翳朝日,荆杞生高冈。瀛海万里阔,九天何茫茫。
丹书未能吐,千仞安得翔。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余从五湖来,君向五湖去。虽增暌携戚,颇羡山水遇。
萧条中林扉,当时读书处。禄因多病却,赋以閒居著。
田里遂初服,江湖抱先虑。幸蒙药石馀,一解余沈痼。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八
寂寞含清露,葳蕤荫紫苔。尾长无羽翼,不得上仙台。
送严都事使浙
幕府三秋客,清江八月槎。论兵初报主,学礼早承家。
仙仗催行色,乡情寄物华。高堂时倚望,归旆莫令赊。
代赠崇安住持僧
近市开兰若,尘中得静几。钟催城树晓,锡伴野云飞。
化俗多传偈,持斋独掩扉。自今身得度,僧法尽皈依。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草名
送人作教龙阳
梅窗为蔡君题
秋日溪上偶成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题碧山
兰石为华氏作
拟汉将行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宿益上人房
江阴花母节寿诗
咏菊十首 其七 楼子红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晚起偶成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十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采莲曲 其五
送邹均敷
送沈夷斋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五 金钱
挽张封君
步虚词四首 其一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寿彭宣父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九 玉簪
采莲曲 其七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四
挽卢湲江父
有谷堂 其二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
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 其一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寄题前汤庵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又治徵卷
芳洲为蔡长卿题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一
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一
送苏幼清都谏归养广中
万梅庵诗
咏菊十首 其四 金盏银台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二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送刘志忠司定海训
观兰亭修禊图用上巳韵
送杨都谏谪贵洲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徐雷溪掌罗山教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