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疏雨轻风湿晓烟,曲江春色倍堪怜。新蒲江柳行宫里,语燕啼莺御道边。
拟向尊前销客思,更于花下惜芳年。明时事业非无赖,扬子何为独草玄。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四 绣墩
百花春色里,一径鸟声中。偏称游人坐,壶觞谁与同。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平生轩组意,不为慕轻肥。身世夔怜蚿,风尘犬吠衣。
微官百指累,旧业五湖归。怪得驱驰久,秋来双鬓稀。
观出军十首 其六
君王方北顾,万里动天诛。日月占兵气,风云识阵图。
边隅休士久,将帅受恩殊。一取单于帐,嫖姚真丈夫。
赠舅氏
旧存松菊半荒芜,声利萧然白发初。抱病着便居士服,好吟题遍野僧庐。
里中送酒禳田罢,几上留书相宅馀。樗散笑余真似舅,得官犹自爱閒居。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远树围越岑,犹疑见残暑。缓策恣幽探,翛然若遐举。
山空世氛歇,閒云独来去。夕阳照谷口,当时读书处。
回首紫阳人,因之理芳绪。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萦纡石磴望中开,故迹苍茫半草莱。兴废迹今双树在,登临自昔几人来。
僧携野果修晨供,鸟啄山花上石台。车马纷纷千里道,河流长带夕阳回。
题惠坡
幽怀羡独往,茅屋住山坡。蜡屐看鸣鸟,浮觞坐浅莎。
薜萝罥僧锡,麋鹿骇樵歌。我亦岩栖者,藏书近若何。
观兰亭修禊图用上巳韵
坐遵曲渚览晴空,樽俎冠裳江左风。胜赏自超山水外,遗踪犹指画图中。
春看宇宙情俱远,醉向文词思更雄。陈迹祓除还此水,山阴亭榭几蒿蓬。
茹澜堂号诗
灵液千年发,虚堂半岭悬。池喧瀑布雨,窗暝具区烟。
长日云俱卧,幽襟俗尽捐。吾缨如可濯,携手弄潺湲。
午日途中忆诸弟
令节迎始阳,我行滞东鲁。弱艾稍含青,菖花晚应吐。
忆昨侍亲闱,燕赏亦已屡。兹辰乐复剧,盈尊湛清醑。
拜跪献中庭,怡然共起舞。斗草惜馀欢,胜负非有取。
离居忽自今,遗俗犹往古。骨肉各相望,有酒宁独抚。
慊慊终永日,安得凌风羽。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丞相好推贤,金貂七叶传。恩遗掌玺日,庆发梦熊年。
玉树看双植,桑弧喜再悬。惭余汤饼客,秋至又登筵。
代赠崇安住持僧
近市开兰若,尘中得静几。钟催城树晓,锡伴野云飞。
化俗多传偈,持斋独掩扉。自今身得度,僧法尽皈依。
南湖耕雨 其六 金霞夕照
千峰如散绮,夕阳在山半。山中人欲归,适意忘景晏。
奉和数畴兄病起之作 其一
雨过幽斋草树鲜,书签药裹共年年。身名幸遣朝簪累,昏嫁还忧世网牵。
散发行吟春水曲,振衣独立晚风前。自嫌客至常赊酒,特与空囊留百钱。
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 其一
一盏清灯一榻尘,山深狐鬼共为邻。年来伎俩看都尽,遮莫山精巧试人。
登镜光阁
梵居依凤阙,虚阁瞰龙宫。车马三春赏,山河四望通。
林鲜迎佛日,磬远引皇风。鸟似随缘下,僧因出定逢。
烟花迷色相,水树悟真空。
咏淮南八公
霓车遥去白云端,鸡犬纷纷随羽翰。丛桂未须淹隐士,长裾元自笑王官。
坐令楚国轻千乘,肯向秦关试一丸。何事茂陵空好士,金茎寂寞露光寒。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知君闭关久,一径落花深。书癖年长在,诗盟春更寻。
空山几两屐,远道四愁吟。北望休相笑,平生魏阙心。
柬卢浚卿移居
年来频卜筑,只傍帝城西。省树寒犹绿,宫莺春早啼。
官閒成小隐,身病惬幽栖。况是卢敖宅,红尘未许迷。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一 长春
长伴百花开,不共百花老。误却送春诗,只疑春正好。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寿嵇川南母 其三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寿吕思斋七十
送张佥休宁二尹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一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二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走笔柬数畴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九
赠青乌家
观出军十首 其二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一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大梁行送陆白庵同年使周藩
贺鲍如泉七十
送罗希文掌鄞县教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宿益上人房
题何兰幽谷卷代
和陈平冈七夕韵
清明日独坐感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问故园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一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三
送卢子才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花朝感兴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一 青年守节
送孙志高侍母归浙
代作许寿诗
观出军十首 其九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初入都寄亲知
挽卢湲江父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送许琥作教六合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五 金钱
挽陈茶丘
题华氏抚弦小像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三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题阳峰一首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二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寿苗东洲七十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