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紫薇开处觅蓬瀛,深院层轩拂晓晴。绚烂只疑春色在,葳蕤偏傍日华明。
丝纶阁下人谁伴,虚白堂中韵未成。祗恐秋风不相假,缓吟深酌对寒更。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锦字亲裁龙凤斿,羽林对对拱宸旒。楚人浪拟相如赋,天子元非云梦游。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三月正当三十日,把酒题诗兴不悭。汀洲芳草不归去,留得春光总是閒。
南湖耕雨 其一
远近春鸠鸣,一村竞田事。老人抱瓮来,搰搰亦何意。
至后二日雪
至后雪霏霏,初阳力尚微。细沾罗袜冷,轻逐琯灰飞。
对树惊花发,看山失翠围。犹馀闭关意,一任积荆扉。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彭泽高人里,孤山处士家。清明迥相映,草树亦交花。
张翁暨丰孺人七十双寿诗以祝之
城南老翁好文儒,逃名山泽身常癯。年来种秫足生事,躬耕况有莱妇俱。
芳春宾客时满座,白发双引红醍醐。莫言庞公尽室隐,令子旧直承明庐。
金章紫绶亦何意,为看綵服中庭趋。
观兰亭修禊图用上巳韵
坐遵曲渚览晴空,樽俎冠裳江左风。胜赏自超山水外,遗踪犹指画图中。
春看宇宙情俱远,醉向文词思更雄。陈迹祓除还此水,山阴亭榭几蒿蓬。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射策当年第一人,秋风感叹二毛新。羽书昨夜甘泉道,知尔封侯骨相真。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弱羽缀芳枝,离褷傍水涯。欲识此花品,唯应逸少知。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再世悬弧添丽藻,九重赐果助新欢。昴精重应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与麒麟福最完。英物不须啼自识,高门只在帝京看。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观出军十首 其八
边警先秋报,重兴六月师。简书传凤阙,兵阵动鱼离。
吹律风初应,挥戈日乍低。一军齐洒泣,为感采薇诗。
履端诗馆试
天行有终始,贞元若连环。玄冥顿穷辔,勾连行其官。
万物回春姿,八荒同熙然。王正启休历,时龙蹑乾端。
群材仰明哲,蔼蔼共跻攀。结绶金马门,论道云台间。
努力图不朽,失时空自叹。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匹马河桥别,南云欲满空。归心依岸柳,秋色动江枫。
帝命师儒重,文风吴越同。他年逢弟子,应自识胡公。
春尽书怀
官閒日日赋閒居,芳草年年伴草庐。蓂叶草随飞絮尽,莺声欲断夕阳初。
虚簪画省郎官笔,未就名山太史书。疏懒自知来往少,蓬蒿满径草教锄。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一
闻君旧隐处,正傍太湖滨。课树收柑子,浇松养茯神。
秪缘身病累,转觉道情真。何日重开径,求羊卜尔邻。
会同年二首 其一
对酒复何疑,相惊十载期。鲲鹏同变化,鹓鹭数追随。
筵敞通侯第,歌怜少女词。不愁归路暝,后会恐参差。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学隐畏逢人,郊扉绝四邻。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
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
得家书三首 其三
春尽逢南雁,翻令感岁华。五年犹作客,一命亦为家。
肉食愁黄竹,莼羹想白华。何时莱子服,谩向故人誇。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四 四世承欢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二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怀朱数畴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九
赠数畴一首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五
阳峰卷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三
寄高大用 其二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二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三
花朝感兴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送姚友竹二首 其二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二
澹庵诗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五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题扫雪煎茶图 其二
送张佥休宁二尹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送人作教龙阳
院中中秋对月
送李仲西都谏节推大名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四
寄赵孟静
送沈夷斋 其一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有谷堂 其二
送卢子才
闻何乔仲侍御移疾野寺诗以讯之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五 千年运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一
补作孙志高宅端午宴集诗
王子裕百花图 其三
寿陆颐斋七十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又治徵卷
观出军十首 其十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一
午日途中忆诸弟
宿益上人房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八
送潘勿斋司黄岩训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送朱月河判雷州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