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水落寒江送客舟,雁声云影共悠悠。晋陵风物今何似,须信相如故倦游。
寿沈德夫母
春日休文第,东风萱草花。共姜心独苦,王母发初华。
綵服回清昼,丹帔拂晓霞。人间有瑶岛,何处觅仙家。
送姚友竹二首 其二
亦知簪组累,自爱水云居。匹马归来早,三鳣属望虚。
閒情任吴越,行李总图书。何处堪高卧,山中有草庐。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五
日毂雷行过紫都,蚩尤太一总先驱。圣世百神能受职,雨师何事尚天诛。
挽卢湲江父
鸠杖迎宾日,君颜幸未衰。不妨亲药裹,何意泣灵輀。
紫诰生前宠,青山故里思。漳河风色暮,归路不胜悲。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二
草深门径往来稀,泽国风霜满薜衣。苦节喜为贫士咏,遗荣久食故山薇。
春邀田父看分社,夜对邻僧话息机。却怪鵔鸃冠尚在,岁时聊着戏庭闱。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迎风如欲斗,彻曙不知啼。旧得尸卿术,栽花总似鸡。
送朱月河判雷州二首 其二
艺苑久蜚英,才高独晚成。东南多好郡,江海足閒情。
春树三山合,寒云五岭平。天门惊浪动,此日仰贤声。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
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观出军十首 其二
圣主本修文,安边再出军。戈鋋六月雪,旌旆半空云。
候骑宵中发,屯营柳外分。幕前文武士,年少有终军。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
剪綵隋宫事已非,犹馀粉黛貌芳菲。莫教展向金屏里,睡蝶游蜂尽欲飞。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三
赤符久已定长安,只合归来把钓竿。后人不读樊英传,肯信人间行路难。
王侍御席上观画水
三江何处落,一座忽皆倾。飒飒风翻槛,皆皆雨暗城。
鱼龙春已化,罔象夜偏惊。转烛波萦日,传杯浪逐萍。
图穷疑见岸,流急不闻声。试问绣衣使,仙槎几度行。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知君闭关久,一径落花深。书癖年长在,诗盟春更寻。
空山几两屐,远道四愁吟。北望休相笑,平生魏阙心。
下邳子房祠圯桥故处
驱车入古城,苍茫远山夕。桑田湮碧流,遗碑表阡术。
圮桥几千载,裒土不盈尺。寒鸟下荒芜,犹疑堕履迹。
昔此开一编,秦鹿纷争逸。老人亦天授,寓言谷城北。
迹与四皓俱,名随两生匿。祇令后世人,空复祠黄石。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燕山明月照卢沟,笳吹喧喧水急流。行人尽唱千秋曲,一夜欢声达帝州。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二
京国春生富贵家,美人裁锦贴新花。若教置向金壶里,一派寒江几点霞。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湖上秋风芳杜晚,月明相忆仲宣楼。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送李威甫掌长兴教
匹马河桥别,南云欲满空。归心依岸柳,秋色动江枫。
帝命师儒重,文风吴越同。他年逢弟子,应自识胡公。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问故园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送全翁掌教常熟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二
送朱月河判雷州二首 其一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送邹均敷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送周颙分教严州
乘月寻藕华居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乡园偶成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九
观出军十首 其八
张映山书屋卷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一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徐雷溪掌罗山教 其一
王母歌 其三
张翁暨丰孺人七十双寿诗以祝之
王母歌 其四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院中中秋对月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补作孙志高宅端午宴集诗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四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五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三
拟迢迢牵牛星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送卢子才
题石溪
走笔柬数畴
宿益上人房
送周嘉遇之景陵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七 剪春罗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八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三
途中暑寄所知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四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一
秋居五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