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俨
爱菊因投绂,柴桑亦任真。谁知千载后,复有姓陶人。
送李亚卿致仕
才看平寇归台省,又见投簪出国门。报主有心身尚健,论兵无地舌空存。
青山梦与红尘隔,绿野词从白雪翻。归路正当春景暮,东风江上落花繁。
立夏日郊行约介夫先生不至
春光才尽落花稀,追补春游尚未迟。满地绿阴如布席,扑人飞絮似撩诗。
便先数日有何好,再后几时无此奇。笑杀城东草玄者,独眠高阁未曾知。
用前韵戏柬徵伯
五云溪傍太湖阴,不藉三江远作襟。谁说市朝成大隐,要知父子本同心。
石能攻玉皆为砺,水可容舠即是深。何事卜邻无一语,疑君未欲听南音。
题画二首 其二 灌竹
远汲清泉溉欲深,童儿那识汝翁心。虞廷六管终须备,不为春来十亩阴。
雨中与沈克寅赏莲二绝 其一
红莲花映白莲开,花影交加入酒杯。疑是南威与西子,双双联袂雨中来。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八
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宝应湖阻风
琉璃城阙水晶宫,玉局仙人到此中。便觉鼋鼍忙徙窟,不妨波浪直翻空。
隔溪茅店鸡声早,千里家山月色同。明日樯乌幸无恙,莫教深怨石尤风。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七 耕息轩
日暮荷锄归,就此轩上息。西畴犹未耕,迟我养馀力。
送南京张学士先生
东白文章旧有声,金縢国史诰初成。南都命下新承宠,九月秋高始启行。
铃索不愁深夜警,官衔犹带北门清。石头城外秦淮口,一片轻帆挂月明。
元宵三首 其三
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綵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闻李健斋斫窗前双桐诗以唁之
斫却青桐树,墙根自少阴。流金日应铄,何物助清吟。
集天趣园二首 其二
爱客频移席,张筵复傍池。酒行常引满,坐久不知疲。
风动花增媚,云开石献奇。休文才最富,无藉雨催诗。
贺陈方伯生子
六十年馀始弄璋,熊罴先已兆祯祥。高门蓬矢春生影,老蚌明珠夜吐光。
别鹄暗怜商穆子,传家翻笑蔡中郎。从知瓜瓞宜秋圃,清露瀼瀼百尺长。
观梅次西涯韵
带雪移来竹外枝,藏深犹恐或伤之。百花头上应先发,二月江南已过时。
莫向高楼吹玉笛,秪宜东阁赋新诗。广平纵使心如铁,相对宁辞酒满卮。
请柴墟赏紫牡丹
十年前赏旧花栏,幸喜重来得饱看。谩插藩篱防折损,欲留富贵补酸寒。
竹笼无藉青丝菜,画省应怜紫玉盘。明日花前须尽醉,一番风雨一凋残。
鸡鸣山和邓司徒
习静空山物物幽,出关何必问青牛。阁依岩构如巢小,云过檐前似水流。
断壁斜阳红欲敛,远峰新雨翠偏稠。鸡鸣独占城西胜,蓬岛徒传海外洲。
重九前一日同王地官德华过袁太守山庄
匹马来游五柳庄,主人浑不似柴桑。指天论事知多愤,击钵催诗觉太忙。
丹药未成留宿火,菊花将发待重阳。醉中激烈歌声起,不放行云过短墙。
送守溪乃兄世隐东归
难弟归来兄亦归,高堂齐著老莱衣。洞庭金橘霜前熟,笠泽银鱼雨后肥。
伐木有声来户牖,采薪无伴扣岩扉。山边水次逢人语,莫道长安是与非。
题新会书屋图
百尺江流浸白沙,绿阴深处是谁家。雨催春去少啼鸟,风送晚来多落花。
架上古书编甲乙,笔头新语带烟霞。主人素有文园渴,日日浓煎七碗茶。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一
绿树莺啼春正深,絮飞花落满园林。长松不改青青色,岁暮相看共此心。
吴俨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208篇诗文
朝天宫习仪回道中口占一首
汪海云为骖儿画白鸡鲜洁可爱戏题一绝
邀鹅湖过山庄避暑
挽欧时举次苏伯诚韵 其二
游功德寺次朝文韵二首 其一
送段惟勤宰新城
谒刘谏议祠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二 艇子浜
送仲惟馨
登鸡鸣塔次白岩二首 其一
拜王司马墓
和郑先生病中见雪韵
复次赏花韵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二首 其一
送张大尹
邓司徒宅赏菊
寄李太守
城南晓行限韵与白岩双溪同赋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舣舟蜀山候沈石田晨起闻已过怅然赋此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其二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 振衣冈
寿秦汝厉父
用守溪韵送俭弟
臂痛渐愈次张东海韵
寄堵邦宁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三 紫芝丘
送严州赵推官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五 全真馆
中秋夜与俦弟玩月用西涯韵
送李宗渊南还
寿丘阁老先生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 其二
送刘衡仲宰浚县
送充道乃兄某南归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 其一
渡口晓行
寄堵乐耕 其二
送杨中书代父扫墓
戏筑雪假山次韵
乙卯季冬见白发效乐天体三首 其一 喜白发
和陈大理麻姑韵
送吴先生恕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 其三
送沈寿卿
送当涂张教谕子充表弟
寄俦弟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二首 其二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一 东庄
寿大理陈少卿母九十
秋江一棹
船窗对月
观国趋庭送介夫乃弟
国贤宪副见寄次韵二首 其二
除夕景鸣饷酒戏作小诗奉谢
寿张司寇乃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