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品士亭玩竹

和品士亭玩竹

明代 夏良胜

亭覆春云竹几竿,未教无主客来看。补林药起儒生俗,当户驱回炎吏难。

万卷昼帘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谁忘得,欲作秦箫和去鸾。

诗人夏良胜的古诗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去路还归路,今年似昔年。坐高三尺浪,争著一篙先。

风急鸟更疾,云移岸欲前。不堪回首处,家在一方天。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七

明代 夏良胜

鲈鱼苦系张公子,一叶扁舟江上回。莫向园丁问生理,于今老鹤几番胎。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八

明代 夏良胜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次韵寄王青崖给舍

明代 夏良胜

临椷洒墨便忘馨,为爱监军奋执冰。只恁干戈心上战,已拚老瘦见时惊。

秦关野树闻鸡犬,巫峡安流惯雨晴。羌笛一声悬榻下,蚤从阊阖见文星。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微暑侵凉晴半阴,养花天为主人深。除教蔓草开三径,恨不松根长百寻。

东郭梵音鲸入壑,西山瀑布练飞岑。坐中有客闲评史,几见丹心照古今。

送陈幕府之建宁

明代 夏良胜

仕国知君有蕙心,青丝五两拜恩深。作宾若愧风开帐,案令休猜土化金。

衙鼓鼕鼕公座晓,籧腔切切故乡音。行舟落雁芦花岸,先把官箴次第寻。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明代 夏良胜

傅生姻家子,少独事一室。野气薄城郭,大朴浑室失。

长途买棹夫,抱难纷如质。质之者为谁,王子我所密。

入口即禹穴,雅室伸佔毕。忽来告我归,四方志了一。

居然改大观,逾望已六七。为告我故人,作器须树漆。

我行与王子,摩厉方自弼。遽曰前人车,飞骞杳无匹。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题廖节母卷

明代 夏良胜

阳刚负乾德,铁石男子肠。云何妇女力,能任天地纲。

剥极复乃生,理胜气自降。所以君子心,表白工词扬。

晓行联句

明代 夏良胜

并马郊行趁月凉,渠源十里路岐长。岭横云际衣全湿,林抹烟笼影半光。

熠耀数星萤在草,丰穰几处稻登场。太平可是真无象,何事茅檐稳睡厖。

别金溪

明代 夏良胜

我家去君百里程,忆昔相别今几春。去年幸接同采好,不知俱是离乡人。

君今欲归归便得,北堂健母儿循循。我欲随君恨无翼,愿作江边飞渡云。

题桂南阅秀送陈掌教

明代 夏良胜

莆阳十年磨桂斧,旴江十年樵桂楚。锋霜落手十星光,桂林一入争先睹。

莫惜桂林小君用,知君借与桂林重。状元峰头应有人,明远楼中学臧梦。

君不见张曲江,柳愚溪,宣城寄迹君须知。万金不爱打碑楮,都付来人公是非。

又不见思骏马,买骏骨,许多朽瘠封洼窟。孙阳一上黄金台,桃花叱拨惊驽骀。

明年俊乂纾忠怀,随君傧策升尧阶。

和南墩长官写怀

明代 夏良胜

独倚寒斋听漏传,宵残烛影月纷然。老亲药饵相扶久,二竖销磨报可全。

有子愿输通籍蚤,事君须念食租前。四方志业还家梦,可是湖湘了百年。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四

明代 夏良胜

不为南人便北山,白云飞尽泪痕乾。于今谁在中朝隐,才著冠裳已厌看。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将星垂曜烛西南,江汉师行惯解骖。鸟道层空千里阁,旌头划破半江岚。

雪深淮蔡须成算,夜宴宾僚未易参。露布驰功报天子,脱衣沽酒壮歌酣。

题李廷章永感卷

明代 夏良胜

蓼莪真为横经废,风木应添客枕愁。独抱鸣哀诗一卷,可随明月上江楼。

再送程文光

明代 夏良胜

怀玉多年不易沽,价高留取作人模。胸中若使留生有,囊里何妨郑子无。

旴水源源明道派,闽山矗矗紫阳徒。蓝青以次须时用,方信须眉是丈夫。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万仞崚嶒落大江,芙蓉一朵镜中藏。官家列镇雄南服,老氏离宫占上方。

花木不须春自好,星辰无碍夜分光。饶他胜槩名天下,总是吾人作主张。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采衣尨兮,归子舞于堂兮。母兮母兮,寿且康兮。进子觞兮,子之乐也狂兮。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十里春骄碧玉蹄,为分清思草堂西。风抛鱼尺水痕阔,云织莺梭树影低。

芣苡盈筐人自采,豕蛇归穴剑无提。太平有象伊周在,谁向桃源问五溪。

夏良胜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