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披襟纳晚凉,微雨洒回廊。松吼虬龙怒,稻翻云雾黄。
新词称绝唱,爽气协清商。更到山城远,檐铃代击梆。
过番阳湖二首 其二
眼眶才落此湖光,却叹身如湖里航。破浪只销心上稳,乘风何必望中洋。
浃宵飞渡真为策,泛月归来不用忙。许国有怀如李泌,孤城明日是端阳。
啜茶
故乡茶叶异乡烹,添得吟肠一味清。水凿冰崖凝碧椀,火翻雪浪覆青瓶。
含鎗谩说呈新品,带脚从今减旧声。愧我相知无谏议,也须三椀坐严更。
宿崇梵寺二首 其一
才离城市即山林,古刹停骖一解襟。我欲静中还有得,谁言删后不须吟。
茶椀润枯烟灶湿,酒杯销泪烛痕深。相逢尽话浮生梦,梦觉浮生只此心。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一
春半尚无花出墙,一番疏雨为催芳。煖从南去多应早,寒到北来真较长。
金粟陌头才柳色,银瓶窗外乱梅香。何如燕子还相识,衔得空泥占屋傍。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八
烂菊垂枝傍竹叉,清芬绝胜弄春花。洗觥绕径酣吟赏,为惜西风老岁华。
归途值雨二首 其二
短蓑破盖风力弱,从官归骑如行云。楚客不厌归宵雨,燕市虚过三月春。
牧笛远远牛饭去,村鼓逢逢鸡啄群。茅檐野老社公语,何日炙背还曛曛。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冰添渠水分馀润,风到松林却半回。进退有机饶自得,更于何处见胚胎。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傅生姻家子,少独事一室。野气薄城郭,大朴浑室失。
长途买棹夫,抱难纷如质。质之者为谁,王子我所密。
入口即禹穴,雅室伸佔毕。忽来告我归,四方志了一。
居然改大观,逾望已六七。为告我故人,作器须树漆。
我行与王子,摩厉方自弼。遽曰前人车,飞骞杳无匹。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五
孤村寻窦氏,古庙拜刘生。风节乾坤老,流光草木荣。
感时思警策,屯难厌浮名。俯伏山陵下,卑陈犬马情。
写荣恩卷
教子祈忠国,匡扶愿显亲。元非博富贵,终见荷丝纶。
乌帽新笼发,霞绡稳称身。焚香开玉轴,举目是枫宸。
叹石崇废宅
石氏富非朝夕得,财多元是祸之媒。香尘锦帐无名目,未必贪夫为朵颐。
挽白司厅表之
世为衣冠重,文兼道义名。夏官思赞理,天部写铭旌。
夜月秋亭古,春风晚棹轻。旧游元是梦,寒骨照山明。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四
来时葛衣畏杲日,别去尽脱轻罗裳。喜根天性尽作怨,愁向人前却类狂。
加餐谩说长为客,饮水方知不似乡。故园花鸟如相候,时有青州来短墙。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青精饱饭更无求,丈席相期为探幽。愧我果为迂拙累,不知何以赞王猷。
郊行陪祀十首 其九
松密堪承露,山高不碍云。金汤元有主,天地本无文。
仰赖祖宗德,从教夷夏分。若非雄据稳,戎马尚缤纷。
北堂三章寿梅母也
瞻彼北堂,采采其谖。谖可以忘忧也,母之静也专。
母心有石,其可镌也。
瞻彼北堂,森森其柏。柏可以依也,母之渊也塞。母家有政,其可国也。
瞻彼北堂,有松有竹。有松有竹,母之鬈也绿。彼天之寿,眷兹平格。
彼孝子心,永言式谷。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
溟濛酥雨足花台,为报春工次第开。自是主翁深避俗,不须园吏候人来。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四
镜痕风静露纹平,万点寒山落影清。见说西湖好风景,杖藜何日傍湖行。
晚泊都昌
官舟薄暮下都昌,冒险篙师报日康。霞锦一机天自织,波文万顷水成章。
远山黛锁真嫌画,新月眉横恰对缸。且尽一尊开拍塞,山城寥落夜催梆。
郊行陪祀十首 其四
独有乾坤意,墙头欲放花。先几催草木,候气蛰龙蛇。
塞上翁难识,垆边酒易赊。更无人肯问,温饱是谁家。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惜淮阴 其二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八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二
过范光湖遇变自慰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二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五
对雪二首 其二
送王廷表内补分得细字韵
过沣沛
和品士亭玩竹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二
舟中写怀
宿公馆与舜俞年兄夜话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二
天潢留辅为叶先生题
颁历有作
过南康感事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中方和元锡韵
望雨联句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一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一
午日观舟
春郊杂兴五首 其三
赠易生庆亲五十
为胡全之写椿萱图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一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一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五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二
云山吟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三
雨中闲叙荅和崇道二首 其一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一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三
郊行五首 其五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九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六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 其一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三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一
春郊杂兴五首 其四
对月书怀
门将军词
叹赵烈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