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门将军词

门将军词

明代 夏良胜

重门深深候人立,夜深掩面愁人识。机心却笑痴门神,白昼弯弧不相射。

今年守著屠沽儿,去岁浪说王谢宅。门衰门盛神不知,纸上功名殊费力。

我家破屋无何有,美士入门不见丑。今年错把糊上门,邻里儿童尽惊走。

诗人夏良胜的古诗

颁历有作

明代 夏良胜

紫殿云浮日影开,传宣分历下灵台。蚤县象魏分周典,方信玑衡有帝裁。

虎拜班中万国在,龙飞天上七年来。深山穷发知春到,前度斗杓惊又回。

中方和元锡韵

明代 夏良胜

马便熟路立风嘶,野寺云林绿半垂。眼豁不知云更大,心焦却怨雨来迟。

柳残晴岸翻成趣,花发秋江正及时。杖屦叨陪消俗虑,一囊收得几联诗。

和品士亭玩竹

明代 夏良胜

亭覆春云竹几竿,未教无主客来看。补林药起儒生俗,当户驱回炎吏难。

万卷昼帘清入幌,十年夜雨碧馀寒。元功可是谁忘得,欲作秦箫和去鸾。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忆弟郢船棹更疾,送兄冀马行偏迟。异乡同气重留恋,一日万里分路岐。

刀圭吐纳还自爱,平生温饱恒观颐。粗布大被及蚤制,频频为卜归来期。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芗溪清,芗溪清。年光似昼夜,一涸复一盈。从今霜月乌啼更,莫使哀哀孝子听。

郊行五首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恼人春思欲葱芊,野寺愁看碧玉椽。社散不知谁是醉,几回搔首晚风前。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春半尚无花出墙,一番疏雨为催芳。煖从南去多应早,寒到北来真较长。

金粟陌头才柳色,银瓶窗外乱梅香。何如燕子还相识,衔得空泥占屋傍。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厚颜思肉食,何意数干支。葭管愁添线,昆明待凿池。

奔波三日路,滋味几人知。收得闾阎事,琅玕向我披。

写菊寿陈桂轩

明代 夏良胜

花择人,人爱花,天成宾主东篱下。渊明一去不复归,彭泽留作一场话。

南丰逸人学陶者,六十年来无定价。寿芳偏趁此花清,凭我笔端驱造化。

楼头鼓,苑中诗,谁云草木尽无知。寿君元是此花种,寒英岁岁霜高枝。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明代 夏良胜

溪流迎我白,野烧为农菁。黎杖不扶老,春衫难得成。

岸柳莺语滑,渚蒲鱼浪生。无由纳佳境,抉眦饱山明。

惜淮阴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英雄落落苦沈埋,赤手扶炎亦壮哉。借使夜亡非相国,谁怀斗印上高台。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溟濛酥雨足花台,为报春工次第开。自是主翁深避俗,不须园吏候人来。

次韵寄王青崖给舍

明代 夏良胜

临椷洒墨便忘馨,为爱监军奋执冰。只恁干戈心上战,已拚老瘦见时惊。

秦关野树闻鸡犬,巫峡安流惯雨晴。羌笛一声悬榻下,蚤从阊阖见文星。

题桂南阅秀送陈掌教

明代 夏良胜

莆阳十年磨桂斧,旴江十年樵桂楚。锋霜落手十星光,桂林一入争先睹。

莫惜桂林小君用,知君借与桂林重。状元峰头应有人,明远楼中学臧梦。

君不见张曲江,柳愚溪,宣城寄迹君须知。万金不爱打碑楮,都付来人公是非。

又不见思骏马,买骏骨,许多朽瘠封洼窟。孙阳一上黄金台,桃花叱拨惊驽骀。

明年俊乂纾忠怀,随君傧策升尧阶。

为胡全之写椿萱图

明代 夏良胜

杨契丹画菽与桑,寒足为衣饥为粮。郑广文画松与柏,铁骨棱棱雪霜魄。

何如更画椿与萱,冰绡一幅天根全。青柯八百未云老,丹花岁岁儿孙联。

海波扬尘话长喙,垂垂景莫日方曙。饥寒无恙雪霜丝,孝子有心难得绘。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采衣且佩兮,归子舞于堂之背兮。母兮母兮,寿且惠兮。

宴子谖草之树兮,子之乐也遂兮。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明代 夏良胜

青精饱饭更无求,丈席相期为探幽。愧我果为迂拙累,不知何以赞王猷。

寿杨玉峰先生八十

明代 夏良胜

晴霞绚朝日,相对玉峰高。白发明蓬矢,青樽送海桃。

洛中应主社,林下已忘骚。何处寻司马,斑衣未二毛。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八

明代 夏良胜

谋国吁筹开布泉,涓涓滴滴涴眉然。明农若为匡时策,自把犁锄望有年。

夏良胜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