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
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送汤伯贞之京
晓日转城鸦,驱驰陌上车。身虽居道路,心已恋京华。
陇树萧萧叶,河流混混沙。到时春烂漫,开遍上林花。
寄高偶仲
见说海虞峰畔住,禅房钟磬隔林闻。遥知潭影山光里,能解题诗独有君。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
茅山无四邻,红杏万株春。收谷还凭虎,栽花剩有人。
学仙离世久,访病出山频。我独怀芳躅,君能继后尘。
送张山人还天平
登戴山
平田渺空旷,孤岗忽高峙。新松荫峙巅,白石缭峙趾。
初登若崭绝,稍上乃如砥。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
亭亭日晷侧,肃肃征鸿驶。南招天目云,北览具区水。
比来局羁绊,游遨喜兹始。同心良可重,欢言得佳士。
非惟外累遗,沉忧亦成委。薄暮聊旋归,馀兴会留此。
题彭江
远水残阳落钓舟,远村渐见野烟收。菱歌归浦家家夕,扬叶惊风树树秋。
昨日梦非今日梦,他乡愁是故乡愁。自怜久负山中桂,每向江湖忆旧丘。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怀李三庄
篱寒菊未折,墙阴草易衰。栖禽深避雨,游鱼暗分漪。
幽居自多感,况此阻良期。虽非间川岳,同晨怅离思。
赠古心上人
已断乡山念,聊随云水缘。时时惟礼佛,处处即安禅。
半偈心曾契,三衣体自便。遥知明月夜,趺坐降诸天。
题田家
田家无别业,朝夕理东菑。敢说农功苦,惟忧稼穑迟。
牧归牛饱后,祭散犬迎时。更得轻徭役,丰年乐有期。
徐山人耕渔轩
荷锸陇头春雨,鸣榔浦口黄昏。谁道南阳渭水,不似桐江鹿门。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水阴山色晚依微,松映禅房竹映扉。幽鸟不缘留客语,閒僧方自施经归。
移来片石安茶器,分得孤云补衲衣。杖屦不嫌频过共,道心久与世相违。
閒行 其二
绿树黄鹂处处山,偶从溪上看云还。人生未许全无事,才得登临便是閒。
题全山幽居
君家住横塘,绕屋尽垂杨。遥山多雨意,平野足风光。
蛰后童寻笋,蚕时妇采桑。閒中无别事,应只类医方。
喜王介休过次韵
喜尔频来往,敲门每夕曛。回风偏入幕,高树遍留云。
激石滩声转,投沙雁字分。自惭疏懒性,不是厌尘氛。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兄弟喜连床,灯前话故乡。年随窗雪尽,夜入酒杯长。
暂得欢情合,都将客况忘。何如共归去,烂醉北城傍。
击筑行和高季迪韵同张记室宪赋
和君击筑吟,请君侧耳听。不是更容貌,谁能知姓名。
主人莫称善,坐客何须惊。酒酣欲罢奏,壮心难自平。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山中因访古,方外遂幽寻。曲径缘回涧,高标出寻岑。
舍舟留北渚,借屐过东林。野色兼寒色,云阴助夕阴。
烟波皆客意,猿鸟共閒心。风引虚林磬,泉流别院琴。
褰帷萝蔓入,扫壁土苔侵。花韵空禅性,松声学梵音。
翻经仍用贝,布地不须金。小舞阶前鹤,微鸣柳外禽。
鸦昏争寻集,蛩冷罢孤吟。树影分邻屋,秋声急暮砧。
平芜供远望,密雨值登临。景胜驱尘想,形忘浃素襟。
几筵寒阁静,灯烛夜窗深。旨蓄僧开供,芳醪客自斟。
黄柑来野市,紫蟹出溪浔。契合元非旧,情亲已独钦。
知师甘寂静,愧我叹浮沉。明日天边去,何时重盍簪。
送王守敬还淮南
长淮路远思君久,得见还归更不堪。未尽平生山水兴,到家应是忆江南。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送彭伯忻佥宪赴河南
题得飞云送刘提司胜
送张景则归天台
东丘兰若枇杷花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送王主簿
山中琴兴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题坦率子画
晓过震泽
中秋广福院对月贻戴尚文主簿
入谷不闻莺
柳短短送陈舜道
送赵乡之杭州
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得闻字
赋得收谷虎赠葛太医
夏至日北涧自留坐怀一二知己
折莲子呈孟载
和杨署令杂诗二首 其二 蜘蛛补网
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送陈知县赴宁远
赠杜彦正儿端端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巨峰林馆图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
送别沈德虔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一
步至西余山有咏
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赠毛鍊师环隐
次韵偶感 其一
石帆山图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陆云
题明皇夜游图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送张明府
次韵偶感 其三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戊申正月试笔
夜行东湖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四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四
荅山西杨孟载宪副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同黄本中山人衍略二释子会宿桐里宝师房
狮子林池上观鱼
病中示游生兄弟
怀王介休
寓舍燕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送赵克常归楚
次韵王止仲见寄并柬郡诸友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二 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