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元代 徐贲

西风作雨又仍休,卧起园斋夜更幽。
天黑露华凉不下,云疏河影淡还流。
阴虫齐响浑忘夏,落叶频飘预报秋。
乱后俄惊时节异,却将何计为消忧。

诗人徐贲的古诗

题倪云林竹 其二

元代 徐贲

江乡处处忆陪游,见写湘云数叶秋。今日仙魂乘鹤去,犹存遗墨动人愁。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元代 徐贲

几欲高眠畏夜寒,又思月色起来看。及来看月翻多感,不似眠时意少安。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元代 徐贲

麦寒已过又梅寒,此日端阳独倚栏。谁道榴花能照眼,斜风小雨不禁看。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元代 徐贲

西风作雨又仍休,卧起园斋夜更幽。
天黑露华凉不下,云疏河影淡还流。
阴虫齐响浑忘夏,落叶频飘预报秋。
乱后俄惊时节异,却将何计为消忧。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元代 徐贲

准拟春深相并开,如何先自委苍苔。凭君不用多愁怨,又有梨花作伴来。

题杨补之十梅 其四 雪

元代 徐贲

六出争如五出嘉,天孙姑射斗矜夸。总然玉质都相似,若论生香合让花。

题赵道士山居

元代 徐贲

閒心与世忘,远住白云乡。种玉旋开地,藏丹别置房。

禽鱼各有乐,椒桂本同芳。已谢来辕久,从教径路荒。

答胡勉秀才

元代 徐贲

采兰不可度,怅望暮江皋。湖势归还疾,鸢声飞尚高。

曲怜琴上怨,人忆酒中豪。莫谓天边远,题诗岂惮劳。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元代 徐贲

为客荒斋夜,相过喜见君。酒杯令仆进,厨火向邻分。

归计贫难定,愁言醉可闻。无由免流落,归卧故山云。

新亭送宣别驾

元代 徐贲

清尊别酒此相同,歌断新亭柳下风。惆怅归愁与离思,因君并得过江东。

行威难

元代 徐贲

桃李不冬发,宁识霜雪威。丈夫不出门,安知道威危。

渡河恐倾覆,登山苦崄巇。假问何乃尔,言有名利羁。

名利孰不志,命系造化为。请君勿躁进,藏器且待时。

寓舍燕

元代 徐贲

燕子飞来日几遭,又从窗外立花梢。分明探得人心意,方敢衔泥补旧巢。

画马 其一

元代 徐贲

拳毛零落暗尘埃,何似春风立仗回。当日外番初进奉,不知传敕赐谁来。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二

元代 徐贲

草阁开清昼,官閒过客多。枕材便涧石,酒具给池荷。

蕉长宜听雨,萍交不见波。此时晴烂熳,歌咏复如何。

病中示游生兄弟

元代 徐贲

炎暑负微恙,开轩来远风。空山何所有,草木菀风丰。

终朝起复卧,俯仰将焉从。固乏宾友集,诸生赖相同。

时令诵古诗,听之意无穷。纵无饭疏食,乐亦在其中。

鹊轩为王孝子作

元代 徐贲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次韵高士敏

元代 徐贲

鲁连天下士,倜傥好壮游。价直千里驹,自非驽游俦。

豫让称国士,杀身本无求。人生岂不惜,义在恩与雠。

吾也慕前贤,所愧失进修。黄金散还至,白日去莫留。

持心谅难许,知己不易投。讵无三寸舌,空有一弊裘。

耻随乡里儿,纷纷兢伊优。去从李轻车,托身欲终谋。

高名动群雄,壮气横九秋。宝刀昼夜鸣,逢人敢轻抽。

日高出蒲垒,日入还莎丘。边风万里来,霜寒草飕飕。

归悬白鹊旗,斩得名王头。洗兵崤关雪,饮马黄河流。

天子不得见,蹉跎反成忧。日同博徒醉,聊解平生愁。

一掷百万钱,一饮连千筹。丈夫志不遂,有若疾未瘳。

时往如覆水,在地谁能收。何当谢尘鞅,终焉事巢由。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元代 徐贲

曲屏启云母,华灯绘洛神。带新看剪绮,花明识镂银。

光淡楹间月,烟融阁里春。红荧照多处,怜有按歌人。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元代 徐贲

短歌歇,长歌续,百年碌碌复碌碌。交者多,知者少,取次论心皆草草,志士栖迟眼中老。

送张山人还天平

元代 徐贲

几欲求田负旧盟,羡君西崦草堂成。
每缘种橘多开地,独为修琴始到城。
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
龙门林屋无多远,此去寻幽莫计程。
徐贲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