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不见高人倪幼霞,流传遗墨尚清华。凤毛零落湘江水,春雨新梢整复斜。
送赵乡之杭州
何处歌声怨别离,夕阳亭上送君时。南风似为行人惜,欲使扁舟逆上迟。
送张山人还天平
送珣楚山还广济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
舟中闻笛与张文学同赋
何处渔汀晚棹回,笛声似为水云哀。相逢莫怪频垂泪,曾向梁园听曲来。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山䴥谁
许将军墓
乡人传有汉将军,南郭桥边是故坟。印出土中桥旧字,碑残火后失全文。
旗捲虎牙空落木,剑埋龙气只寒云。当时秘器多荣赐,功业于今恨不闻。
送李山人还越
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送王守敬归淮南
大江北望渺烟波,君及归时奈别何。诗卷自添新赋咏,客程还历旧经过。
芰荷浦里人家少,渔米乡中估舶多。谩有一樽相对饮,秋风又起棹郎歌。
赋得洗药赠张性之提举
携将一药筐,浣濯向回塘。根涩泥难净,苗新爪易伤。
曝时犹带湿,浸处尚流香。闻尔勤脩制,多应按古方。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二
已断游方念,天寒独闭房。禅期多疾废,经诵老年忘。
几上惟香具,龛前有药囊。乡人皆敬爱,无不馈新方。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二首)
待董彦正文学次王守敬主簿韵
旅馆江湖苦往来,那堪时节并相催。雪当腊尽寒才见,梅在春前冻未开。
野客过期空具黍,山童不语讶停杯。相思独坐寒斋晚,禁得边城鼓角哀。
戊申正月试笔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兄弟喜连床,灯前话故乡。年随窗雪尽,夜入酒杯长。
暂得欢情合,都将客况忘。何如共归去,烂醉北城傍。
送张甘白还吴北郭
桃花飞尽柳花飞,三月江南尚腊衣。为问东湖云共宿,春风此度送人归。
伤往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二 镜
质镕藉金冶,托影待珠铅。藏将绣囊护,临向玉台悬。
全明物自照,半掩体仍圆。应当频摩拂,谁得避媸妍。
送王团练赴边
短歌行赠杜君寅
白日虽苦短,万里落复生。人生自有限,难极欢爱情。
愚者谋在食,知者志在名。愚知各有求,谁能免经营。
秋花容易老,秋叶难再荣。对酒心已醉,酌酒泪先倾。
我非不能遣,柰此愁相萦。君亦失意人,请吟短歌行。
歌短意自长,展转歌莫停。
题铜坞后山石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送汤伯贞之京
宿济渎斋房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送江教谕
夏至日北涧自留坐怀一二知己
寒食前三日适桐里见梨花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送潘士谦归庐州省亲
送乌程冯明府
二乔观书图
寄蒋道士
夜卧闻邻家酒声呈季迪
步至西余山有咏
同衍师访席有道分韵得寻字又得无字 其二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郑静思少监山庄
次韵颐浩知客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送王守敬还淮南
咏邻家桃花
卧佛宣讲师经院赠李道人得处字
次韵如律侍者
蜀山书舍图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题田家
寄赠李道士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青丝白马歌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一
赋得石井赠虎丘蟾书记
题坦率子画
赠陆七处士
濯清轩
喜许孝廉见过赋此以谢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二 影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赋得桃叶渡送宋仲珩在南京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二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藏春轩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七 竹
题逸人陋居
怀李三庄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菊竹梅竹 其一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
画马 其二
咏鸥得苗字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五 烟
杨孟载画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