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 其九 感怀六言

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 其九 感怀六言

明代 杨慎

王皇香案仙吏,金马碧鸡老兵。我自甘为于役,众怪胡为此行。

诗人杨慎的古诗

沁园春 其一 己丑新正

明代 杨慎

甚矣吾衰,叹天涯岁月,何苦频催。奈霜毫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

三径秋荒,五湖天远,儒术于吾何有哉。君知否,盼行云不住,流水难回。

寂寥谁与徘徊。好事者、惟输曲秀才。恁昏花老眼,底须窥牖,支离病脚,最怯登台。

思发花前,人归雁后,百感中来强自裁。狂歌好,只清风和我,明月休猜。

菩萨蛮 其一

明代 杨慎

袅袅腰肢浑似柳。碧花茗椀劳纤手。清昼小横陈。阳台梦未真。

一声鶗鴂暮。两浆催人去。新月曲如眉。黄昏怅望时。

踉跫操

明代 杨慎

更长,夜良。明月养魄,华灯熺光。戍客违家万里,美人来天一方。

诵谪仙惜馀春之赋,歌屈子悲回风之章。将予逃禅兮如是观之域,与子中圣乎无何有之乡。

黑漆弩 其一 谢曾少岷题扇

明代 杨慎

梁尘飞绕停教住。有哲匠坐上原父。早梅时、新月弯弓,喜上遥天收雨。

尉迟杯、满酌休辞,半臂急催忙去。写蒲葵,一字千金,付阿买、珍藏好处。

与方思道别

明代 杨慎

子有东山行,访予东城曲。承风动别飔,揆景淹离旭。

青翰下新波,骊驹遵往陆。赠言已结诒,晤语犹更仆。

沨沨宣宫商,郁郁披华缛。煌煌京洛都,济济英贤躅。

端居促席轻,分岐驰念笃。芝兰在久要,丹雘失相勖。

幸驶星驾期,共玩春芳绿。

折桂令 昭君出塞图

明代 杨慎

乱纷纷,玉蕊冰花。气结愁云,泪湿腮霞。高阙千寻,停骖一顾,漠漠黄沙。

只见三队五队,槊旌旗,舞风番马。千点万点,绕穹庐,成阵寒鸦。

一曲琵琶。几拍胡笳。目断飞鸿,恨满天涯。

沁园春 送卞苏溪归叙州

明代 杨慎

归去来兮,羡公高致,栗里堪齐。记绣斧行边,风生贵竹,青油开府,月朗雕题。

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卿棘公槐行可跻。问何事,急流勇退,力挽难稽。

公言某岂栖栖。奔走红尘早岁迷。况夜鹤帐中,滇云直北,春鹃花底,蜀日平西。

布袜青鞋,水边林下,寻壑经丘一杖藜。喜吾乡,散仙多侣,胜日招携。

梅会斋惠金晕酒杯

明代 杨慎

药王绕瓷巧制新,红绡金錽

圣泉篇赠韩石溪

明代 杨慎

龙图天生水,羲画山出泉。㒽兹觱沸流,肇彼浑沌年。

盈涸在顷刻,消息同坤乾。尘刹变潮夕,亿垓无贸迁。

帝台盎浆仄,神瀵壶岭颠。冰雪姑射质,风露绰约仙。

窦云腾潏潏,泓月涵娟娟。虾须穿皎镜,蟹眼瞭沦涟。

岷觞衍游圣,坳舟喻思玄。迷踪鬼方雾,蕴真罗甸烟。

讵逢陆羽品,那遇桑钦传。名公纡胜引,嘉招陶芳筵。

折简开荟蔚,飞觥延霁天。玉珂袅重巘,金艾明华田。

碧潋洒柔翰,翠微铿洞弦。临源称混混,倚谷望芊芊。

严闉鼜鼓动,回溪蕡烛然。荒涂欣良会,兴言遂成篇。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 其四

明代 杨慎

雪中送炭忆前人,欲暖曲身成直身。翠柏苍松元自劲,岁寒那肯变天真。

悲酸行

明代 杨慎

少日多欢悰,老境足悲酸。悲酸一何易,欢悰一何难。

游子久不归,憔悴羁南冠。亲庭隔千里,梦中路漫漫。

年来转漂泊,居处无恒安。征马常苦瘦,旅席常苦寒。

有客过我门,劝我强加餐。春阳正发育,覆载本自宽。

穷途谢好音,白意于青翰。

后河激歌 其二

明代 杨慎

翡翠为竿兮虹蜺为丝。拾海月兮采江离。

续百一诗 其三

明代 杨慎

豫让感知己,之死无二心。青茾敦友义,捐躯酬断金。

煌煌彼二节,照曜古与今。国士有馀誉,参乘无知音。

何当续良史,鸿笔兴幽沉。

梁白纻舞歌 其二

明代 杨慎

英英白纻雪色光,机杼出自寒女房。裁作舞衣双袖长,吴娃魏粲自相将。

宛转顾步双鸳鸯,俨若星月舒其芒。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六

明代 杨慎

星䵠盈盈笑靥,云衣袅袅轻褣。醉妆淡紫沙幂,胡旋坠金次工。

续百一诗 其十

明代 杨慎

楚女竞吴桑,两国遂交兵。膏血润百里,宝玉弃兵城。

蚁穴溃金堤,爝火熛山楹。毫釐一为跌,寻丈忽已倾。

由蘖在彊场,捍禦非干旌。安得起宋就,永息瓜亭争。

滇海竹枝词 其一

明代 杨慎

罗汉孤峰祇树林,梁王辇道海中心。海垠青青堪牧马,海眼只今无处寻。

楚江曲

明代 杨慎

巫山花巳红,楚水波新绿。两两浣沙人,照影斗妆束。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

田家喜晴谣

明代 杨慎

玉女投壶玉皇侧,海童拖霖海天黑。风花闪拖拖笑云,云气烘为雀头色。

须臾变作楼梯天,黄绵袄出晒破砖。茅檐夜望黎星没,芦絮飞残水生骨。

渡黄河 其二

明代 杨慎

广武城边河水黄,沿河百里尽沙冈。麦苗短短榆钱小,愁听居人说岁荒。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