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真阳峡十首 其二

出真阳峡十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细雨初来刺水纹,三针两线未教繁。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过杨子江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祇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延陵怀古三首 其一 延陵季子

宋代 杨万里

荆之溪兮澹以幽,惠之山兮云侔。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诹屺岵与锄箕兮,畴莫知其重轻。

若千乘暨箪豆兮,絜丰约而则明。迨躬逢而利怵兮,亦几何而靡争。

谓吾札之不懿兮,札亦恬受而茹声。思复思兮君子,乾坤毁而日月息兮,则君子之亦死。

罗溪望夫岭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藁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和昌英主簿叔求潘墨

宋代 杨万里

颇怯冥搜恼藏神,却思瘗砚学元宾。墨家何以得公重,诗债又来欺我贫。

镜面松身纷楚楚,金华笏样本陈陈。懒边此宝端无用,送似草玄扬子云。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起坐达旦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玉酒醺人底易醒,月低梅影恰三更。只嫌老眼清无睡,不道松声听到明。

紫牡丹二首

宋代 杨万里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
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染千层玉雪肌。
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
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皇恐滩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两山夹岸走苍龙,未放中间过玉虹。只爱当头一峰好,一峰外面更三峰。

城头晓步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古城秋后不胜荒,人迹新行一径长。竹影已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宋代 杨万里

细雨如尘复似烟,两淮渡口各收船。
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

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画舫鸣钲野寺钟,暮声惊破翠烟重。好风不解藏天巧,彫碎孤云作数峰。

山村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一搭山村一搭奇,不堪风物索新诗。稻花雪白糁柳絮,柘子猩红团荔枝。

行者自愁居者乐,晴时即热雨时泥。问知桐汭多程在,未说宣城与贵池。

月下果饮七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红玫瑰

宋代 杨万里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宋代 杨万里

九月九日今朝是,五里十里正未已。
良辰美景十自美,不如且著黑棋子。
浊醪不贱有如无,黄花新寄绝交书。
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
醉吟岳麓道林间,天风吹帽挂名山。
倒骑蹇驴下绝顶,眼花几落贾谊井。
如今悔狂亦嬾游,不嫌清坐独醒休。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其七

宋代 杨万里

村里风回市里声,月中人看雪中灯。满城只道欢犹少,不道谯门冷似冰。

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参寥癞可去无还,谁踏诗僧最上关。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礼问云山。

落梅有叹

宋代 杨万里

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野荼

宋代 杨万里

不识荼糜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晨。寄笺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送子仁侄南归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再岁来相款,三杯忽语离。忍将垂老泪,滴作送行诗。

子去侬犹住,身留梦亦随。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

和皇太子梅诗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梅仙踏雪步生尘,储后梅诗雪共新。玉句金章云锦字,问天觅得隔年春。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