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横经济北自何年,暂视铜符渤海边。才大岂愁淹簿领,兴多随处见诗篇。
盘河水落疑恩泽,大峪峰高忆讲筵。别后未须劳翰札,贤声雅有口碑传。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逸思驾天风,飘飖出半空。山川云日里,楼阁画图中。
洞隐千年鹿,潭飞万里鸿。平生慕仙迹,此地即崆峒。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寒食客中只醉眠,不知何处杏花天。雁门此日犹烽火,却向绵山独禁烟。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南州高士神仙侣,一夕相逢世虑无。坐听玄谈清不寐,泠泠霜月贮冰壶。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四 参政
三辅贤声未有涯,春风曾及万人家。至今父老思恩泽,犹护甘棠一树花。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 其二
我思孔孟时,人得圣贤师。六籍咸遵古,七篇半引诗。
无非明帝道,总是正天维。异说纷然出,我思孔孟时。
宿小山望海寺
岩头灯火起,几处见僧房。萝薜昏初夜,星河满上方。
人归山店远,磬入海天长。明日正东望,蓬莱接混茫。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到处长看楼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谢傅从容谈奕日,终军慷慨请缨年。风云阵列沙河上,虎豹旗翻帝寝边。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
高秋红叶映柴关,几夜论诗杯酒间。别去故园明日是,寒花开遍女郎山。
孤山独秀
谁将一片石,高插向晴昊。留与路人看,天风吹不倒。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恋恋不能别,乃至旷野中。衔杯各惆怅,日暮生悲风。
悲风捲蓬草,一西还一东。尘世多变态,后会安可同。
携手望云衢,愧彼双飞鸿。
游善卷洞
五月吾来此,洞中凉似秋。问僧拓石刻,携去记曾游。
题马愧非巢云亭
亭子起何所,高悬古柳间。为聆黄鸟语,兼爱白云还。
杯外分平楚,座中到远山。襟期有如此,能望不能攀。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下临诸塞上摩空,百丈天桥一径通。可怪两人俱好事,夜深曾到白云中。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一
终日江头坐,临流非羡鱼。狂澜嗟未倒,愁思竟何如。
夏日送王学博之颍
鲁南即是楚,谁谓客程遥。赤日时方急,青毡兴自饶。
花开三户地,门对七星桥。欧子读书所,西湖迹未销。
春斋漫兴
远地无人到,春风忆故林。傍檐独鸟啭,积雨众芳深。
中散琴为侣,山公酒是心。欲骑黄鹄去,万里孰能寻。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二
九河风色不胜秋,多病怜君上去舟。明岁春时还念我,桃花深处半间楼。
雪后见树凇二首
未到春风里,忽惊树树花。寒光凝涧壑,野气乱烟霞。
远路归樵子,何枝栖暮鸦。伫看消曙色,错认是瑶华。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吊土木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病中曹子见过
秋园杂兴 其七
乱后经小石寺
和周明府
怀来城逢四明吕二山人二首 其二
尧陵
秋园杂兴 其十一
忆东霞鍊师二首 其二
南园刈麦
秋雨宿长安岭
丁卯桥
张大参前溪游五台山寄此二绝句 其一
奉命祭霍山六韵
憩怀来仰止亭次赵中丞韵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
过冷泉关次韵
春日南墅宴集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二 给事
王义镇用麦饭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三
乡试场屋中作
沙涧驿逢刘参戎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赠满上人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一
拟古思边二首 其二
秋园杂兴 其五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一 后溪
雪霁游天界寺
答王少参见怀
寄讯纪山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
安邑逢阎给舍二首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二
井陉道中苦暑 其一
送吕山人往邯郸谒吕祖祠
永寿道中
闰八月十五柬王高二君以前月惠酒病不能会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二 东沙
七十二君封禅处桃花谷口几残碑独传李白诗魂在海日长看夜半时 其 ...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海乡闻雁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二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过旧游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送高少尹还章丘时雪中过访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