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未须承面语,从古有神交。礼乐河间在,诗篇太白豪。
南山与寿并,北斗自名高。赠我无他物,王祥一佩刀。
甬东篇
四明美山水,我闻已多年。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
中有季真宅,松竹凌苍烟。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
明时有吕子,逸气何飘然。虽在甬东住,未买甬东田。
朅来游海内,声诗盛流传。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
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时人或未识,观我甬东篇。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一 海
仲尼欲浮海,而我居海边。海中有大鱼,岸上有薄田。
种田须荷锄,捕鱼还刺船。农夫与渔父,相见复相怜。
山中见野菊
是处秋能到,山寒菊亦开。香偏凝涧壑,根故远池台。
不入神农谱,翻令田父猜。陶家三径里,忆尔赋归来。
初春卧病答喻明府韵
玄英岁云谢,缠绵仍负痾。百龄今已半,日月谅无多。
心含万古愁,岂不滑其和。春来散情性,徙倚眄庭柯。
贤愚会有极,孰如冥运何。开门得琼藻,慷慨一悲歌。
道丧昔已然,不必问蹉跎。秪当饮美酒,莫使岁华过。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箕踞科头烟雾间,百年生计是青山。陶诗和罢无人见,落日苍松一鹤还。
重过沾化范公园
人忆羲皇上,园开渤海西。以予别去久,是路再来迷。
雨遍桑麻野,春深桃李蹊。平生一范老,不见意悽悽。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 其二 竹夫 ...
衰年炎暑体如焚,幸有此君为细君。纨扇无人挥亦得,一床一簟卧南薰。
秋园杂兴 其四
今年大雨水,家住九河边。不虑贫无食,翻思买钓船。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 其二
老人何事欲沾巾,不怨官家赋役频。手指门前桑枣地,已荒三十四回春。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文成倚马几人看,老作中山学校官。但继弓裘中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其二
一自潞河别,几看秋草生。哭君无限泪,不是世人情。
早秋登龙门城楼二首 其一
朔塞楼频倚,新秋天乍晴。云山兼日色,鼓角带边声。
路有元人辙,台馀汉将名。杨公石柱在,极目旧开平。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闻君已解任,投老向青齐。结屋长山北,买田渤海西。
花应栽满径,药想种成畦。处处堪行乐,春来酒自携。
送王同年中丞
兄也景略流,平生更慷慨。世事一到手,此身即不爱。
开府向沙碛,咫尺是贼垒。筹策走风电,河山有别态。
西人胆正寒,印绶倏然解。吾辈去留间,岂无天意在。
今年予衰甚,亦欲浮于海。他日修短札,从兄乞沆瀣。
寿董宪长七十
去国竟难明薏苡,一官元是为丹砂。要知天地酬君意,七十谁能鬓未华。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此日桃花恰正开,携壶去赏且徘徊。春风应解阿兄意,愁听哭声满路来。
送王太仆之任滁州
出入三朝琐闼中,承恩今借历湖东。论官亦是王毛仲,抗疏犹传魏郑公。
山色青围衙舍满,泉声乱落古今同。使君自有无疆意,肯向溪亭学醉翁。
送程大参入贺
仙槎北上几时还,帝阙高悬霄汉间。黄帕共瞻新使节,皂囊犹记旧朝班。
天开阊阖箕星晓,日近蓬莱紫气殷。遥想彤墀嵩祝后,将因献纳对龙颜。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二
山城亦自有游人,柳色千条汾水滨。见说汉宫新赐火,况闻楚客唱阳春。
新安言怀寄内二首 其二
一年长在别离中,欢笑惟应梦里同。明日相逢还是梦,驱车仍向太行东。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九日登马谷山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春日病目柬群公
秋园杂兴 其九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谒武安君庙
述征二首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 其二
听黄鹂
月夜至山园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秋园杂兴 其一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嘲儒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伤杏花
乡试场屋中作
过定山庄先生故里效其体得诗一首
游王母宫四首 其四
望箕山怀许由
赠孟仲传
过青蒿镇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一
登恒岳五首 其四
秋园杂兴 其六
夏日读吕山人甲子稿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秋园杂兴 其七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三
悲性聪和尚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梦游异境诗以纪之
题松溪书屋四首 其四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寄赠王颍州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三
戏题草屋三首 其二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题空尘画
过王戍店感旧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一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 其二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二 给事
宿岔道村家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望崆峒山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