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三年三晋地,腊尽复春宵。忽讶年华改,兼悲故国遥。
文章惭往哲,出处愧清朝。把酒疏灯下,君来慰寂寥。
登恒岳五首 其四
昔人巡狩地,风景有无殊。恍惚危峰堕,阴森古殿虚。
夕阳岩五色,虎峪柏千株。依旧玄天月,泠泠照玉除。
不遇贤宗务老诗以言情
未须承面语,从古有神交。礼乐河间在,诗篇太白豪。
南山与寿并,北斗自名高。赠我无他物,王祥一佩刀。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二
山城亦自有游人,柳色千条汾水滨。见说汉宫新赐火,况闻楚客唱阳春。
送程大参入贺
仙槎北上几时还,帝阙高悬霄汉间。黄帕共瞻新使节,皂囊犹记旧朝班。
天开阊阖箕星晓,日近蓬莱紫气殷。遥想彤墀嵩祝后,将因献纳对龙颜。
焚龙涎香
夜静香烟入杳冥,草堂犹似带龙腥。不知何处鸣孤鹤,飞下窗前听道经。
乡试场屋中作
明远楼头星斗稀,三声画角雁南飞。此时父母应相说,共喜儿郎入棘闱。
塞上谣
年年筑边城,敌骑犹出没。夜深沙月寒,空照杞梁骨。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送王同年中丞
兄也景略流,平生更慷慨。世事一到手,此身即不爱。
开府向沙碛,咫尺是贼垒。筹策走风电,河山有别态。
西人胆正寒,印绶倏然解。吾辈去留间,岂无天意在。
今年予衰甚,亦欲浮于海。他日修短札,从兄乞沆瀣。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四
千古功名笑绝裾,岂知身外尽赢馀。百年长祝身亲寿,一世不通宰相书。
雪后潘舆肩亦稳,风前莱綵舞宁疏。细思子职那能尽,愿把周行数示予。
送莫广文署县后还邹平
横经济北自何年,暂视铜符渤海边。才大岂愁淹簿领,兴多随处见诗篇。
盘河水落疑恩泽,大峪峰高忆讲筵。别后未须劳翰札,贤声雅有口碑传。
秋日登徐州延云楼
楼压秋城半入云,凭高四望楚天分。尊前木送千山色,槛外鸿飞大泽群。
事去霸图俱落莫,怪来仙气尚氤氲。最怜西北长安远,白首回时忆圣君。
中秋岭园对月
为问林塘月,如何分外明。转怜河汉近,偏映竹松清。
疑有羽人驾,杳无天籁声。庾公兴深浅,兹夕可相并。
伤杏花
方喜杏花烂漫开,岂禁风雪两相催。何如松柏岭头树,依旧苍苍映绿苔。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秋高山下县,夕照塞边村。以我淹留所,闻君慷慨言。
挽输疲内地,烽火入关门。怀土兼忧国,同伤客里魂。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二
沟壑不忍视,一视泪如雨。凭谁请发棠,空饱仓中鼠。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下临诸塞上摩空,百丈天桥一径通。可怪两人俱好事,夜深曾到白云中。
答王少参见怀
我岂扬云侣,君同王粲贤。愤时应仗酒,投老是何年。
扰扰干戈地,凄凄雨雪天。不堪客舍里,独诵鸟鸣篇。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推毂权方重,陇西名素高。樽前歌杕杜,海上望旌旄。
未战谋先定,临时气自豪。威声已飞去,白日静波涛。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三
上元宴集以病不赴柬荆人喻明府燕人于李二广文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赠王汝遵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冬日喜韩纪善过访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秋园杂兴 其十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雪后见树凇二首
题舍弟二川卷
柬张前溪大参
宿岔道村家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早秋登龙门城楼二首 其一
送漳渠杨公分守云中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雨夜董信溪过访
东关寺牡丹
答客问亦山园次韵
九日登马谷山
再登黄台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秋园杂兴 其九
东关寺杏花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出京别诸公
登新兴里黄台
夏日饮途次小山中用韵
秋园杂兴 其二
丁卯桥
七十二君封禅处桃花谷口几残碑独传李白诗魂在海日长看夜半时 其 ...
秋园杂兴 其五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重过沾化范公园
赠吕山人剑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九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二
元夜病足
过十八盘山
游善卷洞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醉卧读高苏门诗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夏日读吕山人甲子稿
尧陵
忆东霞鍊师二首 其二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读骝山集
秋日用韵酬刘广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