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灵雨初过暑气徂,残虹半落青天隅。谁人探得骊龙珠,山精海怪来相呼。
十二楼台争献图,蛟螭潜泣愁水枯。白画梦狎昆仑奴,野鬼扪舌撼户枢。
醉抛瑶杵碎冰壶,松风飒飒寒人肤。童子汲井鸣辘轳,狂夫消渴一旦无。
秋园杂兴 其四
今年大雨水,家住九河边。不虑贫无食,翻思买钓船。
闻东西之警
江湖老泪流,二月忽高秋。每虑东西乱,不知早晚休。
雪深狐外岭,云黑蜃边楼。廊庙群公在,应分圣主忧。
杨彬庵宪副因梁鸣泉宪长卜居真定作此赠之
一官十载尚飘蓬,买宅新来沱水东。价值半从朋辈借,生涯岂得世人同。
藏书山凿几千窟,种药园开二百弓。我住沧洲路不远,他年访尔与梁鸿。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秋高山下县,夕照塞边村。以我淹留所,闻君慷慨言。
挽输疲内地,烽火入关门。怀土兼忧国,同伤客里魂。
忆东霞鍊师二首 其二
前日桃花路口分,自言采秀入閒云。海天漠漠正东望,一鹤飞来疑是君。
嘲儒
尼父不言静,后儒何怪哉。纷纷诸语录,皆自五灯来。
雪霁游天界寺
满寺皆山色,房房带薜萝。松篁宁厌密,钟磬翻嫌多。
楼压云边树,池通江上波。诸天新霁雪,乘月更宜过。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径转孤峰外,霞明仙苑边。瑶华开几世,丹灶闭多年。
洞古云长合,堂虚日独悬。登临有王烈,共咏紫芝篇。
偏关北望
耕牧春仍废,台隍敌作邻。受降城不远,恢复是何人。
送漳渠杨公分守云中
怅望云中城,犹隔桑乾水。远道令人愁,况近单于垒。
单于何猖狂,侵掠日未已。苍茫应与朔,满眼生荆杞。
天子廑宵旰,吾徒宁不耻。杨公慷慨人,愤时恒拊髀。
谈兵樽俎间,往往得神理。兹行讵徒然,王庭应远徙。
分手勿踌躇,丈夫志万里。
东关寺牡丹
洛阳春色艳难胜,金谷于今半葛藤。争似一株山寺里,夜深犹映佛前灯。
读友问集
独把一编坐,门前双鸟喧。春风来几日,草木倏以蕃。
因兹悟至理,兀兀欲忘言。
和王侍御自沁州见寄兼送还朝二首
柱史吾乡彦,高情奈别何。有书来晋水,无梦不漳河。
乱后征徭急,明时谏诤多。老怀关世事,况听大风歌。
过王戍店感旧
当年沽酒处,此日一人无。回首悲陈迹,浮生愧老夫。
长途春草遍,小店野烟孤。忍见旗亭柳,风前鸟自呼。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醉中放歌
茫茫天壤内,狂放有吾徒。布袍不值钱,当酒宁几壶。
晴空起雷雨,把杯相叫呼。烟云满郊甸,龙蛇能辨无。
世态亦如此,富贵岂良图。管仲尚小器,公孙非丈夫。
惟有刘伯伦,酒德耀寰区。
送董喜山任寿州督农判官
喜汝新承命,督农濠上原。下帷曾愤志,佐郡自多恩。
淮水云生座,公山树到门。循行春正暮,花满楚人村。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 其一
妾住清溪口,门临江上柳。柳花飞似雪,惆怅与郎别。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一
茅亭独面东,想像总无同。形出方圆外,数兼天地中。
联诗宜石鼎,讲道去尸虫。混世当如此,宁论拙与工。
宿岔道村家
乱石为墙篱作门,今宵寄宿两家村。圣恩已许归田去,犹自江湖绕梦魂。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诞日寓回河寺兼赠慧上人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三
听黄鹂
寄赠王颍州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一
邀诸学博赏菊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二
越中三高士饮王左史庄赠此
再登黄台
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
吊土木
寿太宰虞坡杨公
过兖府遇贤宗中立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题马愧非巢云亭
宿怀安读王宪副壁间有怀诗次韵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新安言怀寄内二首 其二
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 其四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赠李广文移居兼呈王宋二丈
寄送曹学宪之任江西参政
九日同吕山人登览旷亭
秋园杂兴 其十二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题松溪书屋四首 其四
祁县赠阎漫川同年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题舍弟二川卷
上元宴集以病不赴柬荆人喻明府燕人于李二广文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四
临城逢贾少尹
起巡抚陜西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
边城春日怀归
赠王汝遵
秋园杂兴 其九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送高少尹还章丘时雪中过访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经顺圣川
詶纪山迎春日雪见惠之作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过野寺忆范沾南宪长
过无棣旧城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