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东鲁真儒行,南华达士怀。无心甘抱瓮,有手但持杯。
杖溅龙潭瀑,衣黏灵洞苔。仙郎奉紫綍,新自日边来。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门外正霜飞,何堪送所知。愁肠萦远水,别面化枯枝。
冷澹稀人识,清羸好自支。芥针能得几,万里去师资。
初晴即事 其三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仙人洞 其一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
仙人洞 其二
尘中一百年,洞里一弹指。先人瞬息间,见我九经此。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
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应怜征税苦,宽大救三齐。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二
冷淡何须厌一官,乌钞丛里好偷安。厌将资级丛牙颊,岂有风波入肺肝。
客枕才春梦已乱,病肱将雪骨先酸。愧无丝竹堪陶写,未怕儿童觉损欢。
读李洞诗
才子如君剧苦寒,青衫垂老忆长安。奇愁酝酿千篇险,褊性支吾半世难。
五字赠僧尤峭拔,孤魂吊月应辛酸。只馀身后遗编在,世上谁人洗眼看。
幽栖 其一
高枕非逃世,幽栖自寡营。宦情方朔淡,家累向平轻。
岁月忧何事,渔樵共此生。空亭对酒处,白雪满江城。
保安驿道中
此乡经大祲,此路复愁霖。怪雀啼村市,饥人窜莽林。
暝烟连雨脚,云气起山心。薄暮昆阳道,行行忧滞淫。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汇清亭
小筑万松下,两耳饱潺湲。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
万猿书屋
高斋何所有,琴书伴幽榻。中有吾伊声,声与猿声杂。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朅来紫气满关门,柱史玄同道自尊。我欲冥心求胜义,临行乞得五千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巉岩绕畛畦,小径通车马。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暂抛铜马向天涯,官柳千条拂使车。驿路开尊千月石,仙源立马问桃花。
水平青草骚人宅,山绕朱门帝子家。客里潘舆谁得似,泛觞还采廖平砂。
翻前意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与君三载游燕市,方内共结烟霞侣。清夜焚香礼法王,临风挥麈谈玄理。
君今拂衣归皖城,伊人遥在江水滨。一片素心向谁吐,三车疑义向谁论。
万事无如归去好,有足何妨蹈三岛。看君匹马度春明,使我心飞邯郸道。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柳烟槐雾接河梁,树杪分明见太行。月上山城征马急,雨过汴水露荷香。
赠行古帖来东邸,侑酒新词出宪王。此去洞庭秋正好,烟波声里说袁郎。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莫惜倾三雅,春来第一游。舅甥多雅谑,文酒是名流。
客有王摩诘,人逢顾虎头。东山初吐月,酣极转清幽。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题瘦马卷
看华严经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天均洞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新春索居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一
鼓吹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黄粱梦戏题 其一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陶石篑寄书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蟠柏亭
北发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火神庙道士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寿舒翁,大行父也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憩有斐亭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游二圣禅寺
黄粱梦戏题 其二
送刘都谏谪辽阳
又赠毛丈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四面琅玕
游百丈泉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结社二圣寺
寄无念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长春堤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京察见部自嘲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五 小修弟文学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一
寄无念 其一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