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仙人洞 其二

仙人洞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尘中一百年,洞里一弹指。先人瞬息间,见我九经此。

诗人袁宗道的古诗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室小堪容膝,冥然断百思。坐看檐日下,袒受竹风吹。

苔色流书帙,花光侑酒卮。从来中散意,未许外人知。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明代 袁宗道

非傲亦非懒,几月简逢迎。笑语消三伏,升沈付五行。

雨加苍藓色,涛泻绿筠声。无端传巷语,清耳赖禅鸣。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

明代 袁宗道

怜君却扫久,为我开清尊。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谑音。

雨凉轻酒力,秋逼搅诗魂。尚有看莲约,犹堪续旧论。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匹马穿云去,装中半道书。官贫僮仆惯,县僻送迎疏。

扫叶炊红稻,连泉供白鱼。登山公事了,何处显村谞。

游二圣禅寺

明代 袁宗道

荒城残寺也相宜,水满池塘花绕篱。席地双柑池斗酒,随身一钵共军持。

黄衣零落前朝敕,青叶莓苔幼妇碑。十载高阳酣畅地,重来风景异当时。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明代 袁宗道

狭室下帘暖,小窗爱月幽。沈香黏大白,诙语跃平头。

花鸟谈吴事,山川叙蜀游。霜光犹可醉,道去即宜浮。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明代 袁宗道

生平向大雅,遂得窥外屏。青嶂排杰阁,绿竹净屏轩。

乌几罗莴轴,鸟迹辨《三坟》。愧予蠡管测,睹此摇心魂。

眴目宛委洞,旋面海若门。缱绻日云夕,篝灯还细论。

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把臂须臾间,鄙怀难具陈。

饮禹州李氏园

明代 袁宗道

古郡溪山郭,名园花竹楼。麝香眠野草,翡翠立晴洲。

安得一生醉,那能十日留。公荣定谁似,是客可销忧。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明代 袁宗道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日夕侍瑶山,徘徊银榜侧。我见大冯君,温温玉侧德。

清心符令颜,中怀净若拭。岩象与风梦,之子终当协。

竹孙有高标,凤雏无短翼。母德夫如何,孤宁不修饬。

如母所关系,不独在一宅。育子为名臣,功终归社稷。

六珈固已荣,亨途芳始陟。

送刘都谏谪辽阳

明代 袁宗道

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

金人捧剑篇

明代 袁宗道

长安佳丽逢上巳,秦王开筵面曲水。风送莺声杂管弦,柳拂晴烟澹罗绮。

此时歌舞临高台,千钟万骑纷徘徊。瞥睹金人腾曲水,手提三尺何雄哉!

神物由来经百炼,龟文龙藻相凌乱。寒光烨奕动流星,紫气纵横烁飞电。

乍看出匣气干云,莫邪失色风胡惊。歘忽青天风雨黯,惨淡白日虬龙唫。

芙蓉为锷珊瑚把,神彩陆离照四野。令君此际威中原,令君此际制西夏。

于时秦王气转骄,戈鋋临风风怒号。太原以东无王气,函关万里绝呜鞘。

英雄转眄已沈沦,阿房只今草青青。此剑毋乃归延津,灵秘何年出水心,噫嘻吾将携此清边尘!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明代 袁宗道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

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应怜征税苦,宽大救三齐。

梦花

明代 袁宗道

梦中丛桂开,香荫笼数亩。黄粒肥于豆,苍枝大如肘。

一笑开清樽,折柬邀诗友。忽悟客燕城,老桂何从有。

以手急扪摸,验是真花否。颇觉花非花,不悟手非手。

一梦杂惺迷,真妄谁能剖。岂惟夜梦花,亦有昼生柳。

此事实难知,试问逍遥叟。

有感戏作

明代 袁宗道

占毕半生舌本强,编摩十载砚心凹。赋归谁假乘风翼,叹老难煎黏日胶。

饱食大官真似鼠,厌逢俗客欲称猫。移家澧水知何日,拟塞丸泥自结茆。

寄无念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明代 袁宗道

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钟。捎天树输囷,委地竹龙钟。

佛衣存古摺,僧老带山容。经案列野簌,禅板付歌童。

西日射飞阁,霞裾凌虚空。万井排蜂房,九陌喧蚊虫。

归骑踏飞沙,耳后生长风。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竹里自烧铛,清烟淡林月。一饮洗烦嚣,再饮沁毛发。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