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黄粱梦戏题 其二
贫穷辄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赚人妄想无休,谁道枕堪窒欲。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茆屋犬卧人边,麦陇鸦啼牛背。倘逢种柳先生,仆夫停车少待。
翻前意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欲识新长老,便是袁中夫。依然旧面孔,只少几茎须。
金人捧剑篇
长安佳丽逢上巳,秦王开筵面曲水。风送莺声杂管弦,柳拂晴烟澹罗绮。
此时歌舞临高台,千钟万骑纷徘徊。瞥睹金人腾曲水,手提三尺何雄哉!
神物由来经百炼,龟文龙藻相凌乱。寒光烨奕动流星,紫气纵横烁飞电。
乍看出匣气干云,莫邪失色风胡惊。歘忽青天风雨黯,惨淡白日虬龙唫。
芙蓉为锷珊瑚把,神彩陆离照四野。令君此际威中原,令君此际制西夏。
于时秦王气转骄,戈鋋临风风怒号。太原以东无王气,函关万里绝呜鞘。
英雄转眄已沈沦,阿房只今草青青。此剑毋乃归延津,灵秘何年出水心,噫嘻吾将携此清边尘!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暂辍编摩去,行行入豫疆。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雨洗沙溪净,风传路草香。云霞添旅橐,花鸟贮吟囊。
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郁苍。剪桐分帝子,酌醴醉仙郎。
泛涓思文叔,登台忆武乡。民艰今可问,何似昔南阳。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
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仙人洞 其一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
天均洞
洞里无人踪,洞外绝鸟语。独有风涛声,时出乔林里。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青春乞得净名身,彩鹢翛翛漾白蘋。此去吴江风日好,炉香经卷伴幽人。
偕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
芳草平原极望空,一尊绀殿与君同。千畦醉踏松杉影,万马骄嘶苜蓿风。
白日悲歌徒似侠,青春说剑更谁雄。聚星应识高阳侣,咫尺关门紫气东。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赤舄生前事,青编身后名。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海宇摧隆栋,词坛丧主盟。关情宁我辈,屑涕遍苍生。
四下
衰发萧萧不满梳,头颅四十欲何如?风尘眯眼四医治,名利关心酒破除。
谈畏友朋焚麈尾,病休人吏掩蜗庐。虞翻骨体终难媚,高枕从他笑拙疏。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泻以青玉椀,泠泠色凝碧。忆得在山时,一泓抱白石。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淮王邸第旧称雄,玉节东来太史公。路入吴疆家尚远,客游梁苑赋还工。
云开层岭梅花碧,雨过千林荔子红。此日张筵宜寿酒,彩衣象服映帘栊。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柏叶开新会,辛盘取次陈。今年春事早,杯酒日相亲。
冉冉如流岁,萧萧见在身。忍虚分岁约,同是失年人。
将抵都门
九年牛马走,强半住江乡。狂态归仍作,学谦久渐忘。
对人错尔汝,迎客倒衣裳。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
题宫树春云卷
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山中看云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过黄粱梦三首 其二
火神庙道士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二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寿郑大司马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鼓吹
京察见部自嘲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寿舒翁,大行父也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食鱼笋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仙人洞 其二
萧赞善允升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春色满园
天香喷道
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 ...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汇清亭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题瘦马卷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初晴即事 其一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陶石篑寄书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赋得残月似新月
饮禹州李氏园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长春堤
四面琅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