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方平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赠赵抱一
石门路已绝尘寰,紫柏高深不可攀。野色苍茫连远水,暮云惨澹裹寒山。
琴棋有徇皆为役,松竹无情且共閒。卉醴一杯时自酿,陶然亦可发朱颜。
葛居士诗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经清净脩。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二八已微阙,十四犹未圆。盛满在三五,素蛾逞婵娟。
两半阴阳合,平分上下弦。臼中有灵药,一粒九光全。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二
经济期成务,康宁遽引年。人知三事贵,我爱二疏贤。
金石名儒刻,弓裘孝子传。国书循吏传,谁在老成先。
暮秋登彭祖楼
危楼古城角,山色绕苍仓。寒日下何速,清风来甚长。
烟尘恩战国,云水似江乡。重九登高近,阶前菊已香。
过沛题歌风台
落托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赠终南李道人
神仙灵药自然功,五色光中一气通。借问参同相类法,何如相类即参同。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遣奠宣哀册,严行按字图。桥山仙去远,渭水月游初。
俭制遵遗训,方中列旧书。龙輴三十里,笳鼓节声徐。
辛未清明感事
二十四年流水东,早为名误逐飞蓬。事随过鸟去无迹,愁似浊醪倾更浓。
好是把花歌北榭,更休提剑哭西风。壮心郁郁身牢落,几见中林鹤发翁。
题中阳里高祖庙
纵酒疏狂不治生,中阳有土倚兄耕。晚遭乱世成功业,更向公前与仲争。
华州西溪
西溪殊近郭,少华更当轩。竹径通华表,松庭接绀园。
送马武
才命相憎不相并,古来达者齐其中。此君寂寞年虽暮,灵府峥嵘事甚雄。
韝上鹰饥思掠草,车傍骥老尚追风。丈夫掩棺始为了,是故南阳晚立功。
送陈汝玉谒三川大资政左丞吴公
吴公昔作河南尹,首唱儒风荐贾生。今日治平承祖德,可无推引助文明。
送僧南游雪窦
早出都门何往哉,四明雪窦指崔嵬。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
乘月晓行松露湿,迎风晚渡海涛来。普贤楼阁知非远,逦迤南游想善财。
离都招友人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幽蓟行
昔者帝尧光宅本都冀,幽朔乃为寰内地。舜肇十有二州此其一,禹服周藩有年祀。
崆峒之英其人武,气含阴杀乐钲鼓。秦汉发吏守边亭,世与其民捍中土。
召伯功勤黑社传,昭王意气金台古。我兴北望涕交颐,念汝幽蓟之奇士兮。
今为勋华光耀照四海,忍遂反衽偷生为。吾民孰不愿左袒,汝其共取燕支归。
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何事高前烈,忘身卫至尊。平生彤管在,忧国玉刀存。
一惠彰柔德,深衷忆善言。凄凉金殿月,还照给孤园。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清风凉月满前轩,邂逅相前索酒樽。东有启明俄动色,北来寒雁亦惊魂。
相车未过尘先起,宫漏才终市早喧。阶下从人催上马,百官已是簇朝门。
送张宽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
读公羊传四首 其一
齐桓合兵车,召陵始服楚。忿缘荡舟起,辞为包茅举。
勤王岂其诚,继绝聊可与。萌此挟君奸,夷吾合膏斧。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送客游兖海
黄鹤篇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 ...
送邢遁山人
皇帝狩于近郊
药水岩诗
都官叶
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二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一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三
思远辞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陇西郡麦积山有献白鹿者洁如霜雪驯养逾年放归旧山十二韵
登泰山太平顶
过灞桥长安道上作
华山云台观题希夷先生陈抟影堂
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
广陵散
县斋怀京都
送石曼卿赴阙
居忧过祥制示辰长老
乱石溪
两浙张兵部秋日牡丹诗次韵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读王朴传
读孙子二首 其一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二
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二
简徐登道人
寄题都下知友山亭时在新定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火车同郭诚思作
送何山人
上享郊庙 禋郊
题乐全堂
采真堂赠郭诚思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
被命中山以亲老不赴书怀寄集贤曾公参政赵公
赠韦不伐
送客入洛
槎客歌
梦后
秋夜禁直
雨中登筹笔驿后怀古亭
泥溪驿
姑苏蒋公北池诗
送李芝东归
寄代渊
访朱先生值昼寝
赠三茅朱先生
送内阁蔡公归阙
嶓冢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送龚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