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方平
黄鹤飞来兮,越沧海之无垠,标格孤高谁与群。风前清啸欲命侣,凝神翘立如含嚬。
鹰鹯独矜觜爪利,燕雀止为腥膻驯。扃笼犹负语言巧,堕羽直为依襟珍。
杳杳水云上,亦有网罗屯。黄鹤飞去兮,汝无恋此扰扰之尘寰。
冲丹霄兮凌紫烟,行啄秀芝咽醴泉。静栖琪树金羽丽,閒舞瑶池菊裳鲜。
鹓群凤侣久相待,休随燕雀陪鹰鹯。
过长安至岐山作
高原极望秦川阔,危栈横空蜀道长。多谢终南山色好,迢迢相送过岐阳。
临淄同刘仲方作
回合空山万叠苍,磻溪投钓此开疆。儒家俎豆连洙泗,战图戈鋋接楚梁。
四岳子孙终海屿,诸田意气尽尸乡。不惟仲父能轻重,形胜由来自霸强。
读齐世家
默坐磻溪素发垂,商周于此系兴衰。机深正似忘机者,应被沙鸥静处窥。
皇帝狩于近郊
讲事时农隙,斿车引狩畋。旌门开霁野,帐殿拂霜天。
星斗随华盖,风云逐宝鞭。翼开花浪急,围合锦城圆。
射狡无遗镞,从奔必应弦。迹人轻过电,骑队速回漩。
鸷翮纷争击,材卢亦竞先。亟来馀逸足,径下不虚拳。
勇气凌金鼓,欢声杂筦弦。抗緌分逆顺,植表阅周旋。
汤德逾三面,尧心岂两豜。颁禽均近列,赐帛及高年。
坐幄陈慈宴,停舆劳力田。鸣铙回綵仗,斜日下濛泉。
宁校虞旗获,聊供庙俎鲜。简稽严卒乘,典制寓蹄筌。
甫草深怀古,磻溪念得贤。威灵增震耀,夷虏慑腥膻。
羽猎尝箴汉,车攻昔美宣。词臣兹纪咏,抑未愧前篇。
送张宽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
寄徐白久客襄汉
避暑鹿门寺,虚斋风竹凉。草连郧国远,水接汉川长。
寓客怀江表,骚人爱楚乡。京尘诚可厌,君未舍名场。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一
台阁留风论,蕃垣著治功。时皆推旧德,心自信孤忠。
骥骋常疲险,鹏抟不遇风。晚年探妙理,顿看世缘空。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不须南浦怀消黯,好过西山访隐沦。比到岭时应近腊,相思可寄一枝春。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送李芝东归
此君齐鲁之奇才,三十病废吁命哉。来游京国动悽怅,东归泰山卧崔嵬。
支离攘臂福所倚,功名累身古共哀。但恐人求骏马骨,未免却上黄金台。
送马武
才命相憎不相并,古来达者齐其中。此君寂寞年虽暮,灵府峥嵘事甚雄。
韝上鹰饥思掠草,车傍骥老尚追风。丈夫掩棺始为了,是故南阳晚立功。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二
不与椿龄远,先伤棣萼零。宸章怀旧德,惠节入新铭。
后世推名教,当朝重典刑。东维跨箕尾,一化本同灵。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足至人心。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
禅斋
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闇室百千灯。
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
过齐篇
有叟羁穷垂白头,潜神密理同天游。朝歌鼓刀既屠纣,渭滨垂钩来钓周。
晚遭西伯与同载,首封东海荒营丘。洋洋大风仅千祀,当年固乃屠钓俦。
世变后有薛公文,馆中多坐倜傥人。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
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层层雏鼠群。楚汉兴亡事已微,后世倾夺奚足讥。
龙韬豹略苦迂阔,使公复生将安归。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送徐总
半醉长呼意若何,官情道味两蹉跎。眼前渐渐故人少,世上纷纷新事多。
疏籁自鸣非节奏,虚舟妄触任风波。悲歌深叹流年急,常忆江南蓝采和。
赠郭诚思
壮志本桑弧,当年亦弃繻。尘游谢京国,火记得酆都。
露气凝琼树,冰光澈玉壶。世间出世法,胎食即天厨。
临池玩游鱼
曲池秋水平,虚碧杳澄净。虚鰋从何来,潜据久已横。
鼓鬣作波浪,晴景占蘋荇。贪吞无遗鳞,多折脩荷柄。
西轩因纳凉,绕步恣哦咏。时逢横水面,气意殊豪劲。
向非神守严,雨雾寻飞迸。不揆入江海,且与蛟螭竞。
暇日呼罟师,搜摝穷泥泞。泼剌出数尺,怒跳何健轻。
状丑足涎沫,刀几嫌腥硬。遣童放西泽,不死傥知倖。
犹虑持私烹,诚嘱烦言令。去去避钩网,再获谁尔诤。
遂取群小鲜,投中使沿泳。上游若浮空,众沈疑落阱。
队行虚孤出,如嫡从诸媵。忽散何所惊,两合成相迎。
衔尾既竞速,依蒲亦少定。庄濠念逍遥,严溪思隐行。
聊以贻后人,持竿助閒兴。
幽蓟行
昔者帝尧光宅本都冀,幽朔乃为寰内地。舜肇十有二州此其一,禹服周藩有年祀。
崆峒之英其人武,气含阴杀乐钲鼓。秦汉发吏守边亭,世与其民捍中土。
召伯功勤黑社传,昭王意气金台古。我兴北望涕交颐,念汝幽蓟之奇士兮。
今为勋华光耀照四海,忍遂反衽偷生为。吾民孰不愿左袒,汝其共取燕支归。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读混元经
广陵散
升祔庆成
泥溪驿
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县斋怀京都
平台秋
桃源二客行
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
送僧南游雪窦
雨中登筹笔驿后怀古亭
嶓冢
得请南台偶书
朝元引贻赵抱一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赠赵抱一
槎客歌
寄代渊
送客入洛
赴益部途中
散水岩漱玉亭
过张真人洞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二
青阳峡
读孙子二首 其二
读坐忘论
秋夕听弹五弦琴
送石曼卿赴阙
寄高弁侍郎
侯君房
谢韩仲文学士送白竹簟
九日侍宴太清楼
题杨大年集后
鱼关诗
书吴兴僧兴公院壁
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金陵久旱喜雨呈运使韩综学士提刑令狐挺祠部及示诸府僚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三
寄三峰郭诚思
简徐登道人
赵先生王屋杖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一
谒青州范天章
赠邢山人思齐
慧聚寺东亭
送张郎中赴阙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二
乱石溪
玉泉观赠高道士
哭刘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