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方平
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
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暮冬书事
物色无容华,逆风利如剪。晨兴心怅然,惜此岁华晚。
自古东流波,滔滔去无返。计事须及时,咄哉行自勉。
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
种种诸法皆心生,心自无生岂有法。祖师来意我不知,昨夜秋风扫黄叶。
散水岩漱玉亭
高从云际落崔嵬,疑决银潢一派来。散漫难收珠网绽,琤瑽不断玉山摧。
寻源谁到烟霞路,税驾聊倾沆瀣杯。向暮危亭上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
暮秋登彭祖楼
危楼古城角,山色绕苍仓。寒日下何速,清风来甚长。
烟尘恩战国,云水似江乡。重九登高近,阶前菊已香。
过张真人洞
谷口巑岏狮子山,洞门高掩白云閒。自惭末裔无仙骨,名利途中鬓已斑。
惊秋示三茅山人陈谷
晚来枕簟凉,杖屦望平野。疾风卷浮云,黄叶如雨下。
奈此急景何,忽过如奔马。九丹功未成,幽恨将谁写。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一
风采来尘外,才名入洛初。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
玉气千寻直,金精百鍊馀。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
赠郭诚思
壮志本桑弧,当年亦弃繻。尘游谢京国,火记得酆都。
露气凝琼树,冰光澈玉壶。世间出世法,胎食即天厨。
慧聚寺东亭
野色秋光共泬寥,水村篱落晚烟交。拄筇回就下山路,行看斜阳隐树梢。
简徐登道人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吴范天章
诏起东山对紫庭,清风萧洒动阶蓂。谠言几为忠邪发,大用须凭庙社灵。
武库神兵罗斧戟,大宫礼器列笾铏。愿公早入当钧轴,重演三篇相武丁。
闻郭诚思解化
溪堂月榭几分杯,暂住三分约便回。斋榻忽留青竹去,庭除不待玉棺来。
人间如幻宁同恨,天上修文亦用才。碧秀烟云无限好,此生勿复望崔嵬。
送客入洛
高歌弹铗酒盈钟,壮士何须叹道穷。客路岁阑天又雪,旗亭醉别气如虹。
骥腾夷路思良御,帆破长波待便风。今子方为采兰役,未宜去揖紫芝翁。
临淄同刘仲方作
回合空山万叠苍,磻溪投钓此开疆。儒家俎豆连洙泗,战图戈鋋接楚梁。
四岳子孙终海屿,诸田意气尽尸乡。不惟仲父能轻重,形胜由来自霸强。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中秋夜清思台独坐对月寄太傅曾鲁公宫师赵公
万籁沈声群动息,纤尘绝迹片云无。此时何物名身世,一点灵光彻太虚。
行次岐山
坤维五十郡,麾节忝师垣。缓辔犹秦甸,前驱已剑门。
傥来增客气,重寄愧君恩。昨夜岐山梦,三归修竹园。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一
晶粹分天婺,深长自帝虞。义声高北海,政事达夷吾。
历职小司寇,退身贤大夫。独嗟造化手,不得鼓洪炉。
苏子瞻寄铁藤杖
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鍊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閒携常似共君行。
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不须南浦怀消黯,好过西山访隐沦。比到岭时应近腊,相思可寄一枝春。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广陵散
药水岩诗
寄郭诚思华下茅斋
近自钟山采松花和汤甚美
县斋怀京都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三
离都招友人
哭友人任向
送赵先生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桃源二客行
送吴春卿赴都
华州西溪
朝元引贻赵抱一
寄鲁平
哭刘潜
上三司蔡内阁
读楞伽经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过灞桥长安道上作
金陵久旱喜雨呈运使韩综学士提刑令狐挺祠部及示诸府僚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一
冬过豪贵故园有感
寄赠姚白
过丰
送僧南游雪往
邽翠楼
鱼关诗
秋夜禁直
雨中登筹笔驿后怀古亭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 ...
再入禁林即事
临池玩游鱼
赴益部途中
赴新定过七里濑
题乐全堂
华山云台观题希夷先生陈抟影堂
读公羊传四首 其一
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秋夕听弹五弦琴
青阳峡
赠终南李道人
得请南台偶书
初秋即事
升祔庆成
过嘉川驿
闻翰林承旨宋子京尚书捐馆
秦州后园春宴赠部署刘几阁使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题李先生隐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