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宋代 张方平

帆挂桐君山,橹入富春渚。寒风荡江波,烟雨迷汀树。

煮茶论药经,挑灯数棋路。全胜谢惠连,独望新安去。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三

宋代 张方平

东连海道彻扶桑,北望神皋斗柄旁。两处音尘杳难接,征鸿岁只到衡阳。

题李先生隐居

宋代 张方平

金丹一指自崆峒,便控飞崆驾赤龙。况是曾居小有洞,更应不在易迁宫。

紫文宝诀三元秘,皇象灵符二景通。却恨劳生闻道晚,九还未就已衰翁。

梦后

宋代 张方平

索索幽虫急晓风,玉绳西下露华浓。远钟惊觉窗灯暗,依旧江山一万重。

送李芝东归

宋代 张方平

此君齐鲁之奇才,三十病废吁命哉。来游京国动悽怅,东归泰山卧崔嵬。

支离攘臂福所倚,功名累身古共哀。但恐人求骏马骨,未免却上黄金台。

葛居士诗

宋代 张方平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经清净脩。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两浙张兵部秋日牡丹诗次韵

宋代 张方平

霜天惨澹过重九,忽见幽芳发故丛。多爱清香对亭槛,不堪疏叶下梧桐。

他年仙去空华表,此夜魂归尚汉宫。过眼须为无色观,返童疑有内丹功。

写题更愧诗情浅,折带应宜醉脸红。须为重重张翠帟,可怜羸怯不禁风。

天圣中年尝有异梦熙宁癸丑退居南台聊记旧事

宋代 张方平

凌空素阁彩霞鲜,旧侣相霞见九玄。上下登梯一童子,逡巡离座六灵仙。

跪瞻宝案凝神久,手纳金匙受记专。病卧夜长思此境,忽惊四十有三年。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宋代 张方平

清风凉月满前轩,邂逅相前索酒樽。东有启明俄动色,北来寒雁亦惊魂。

相车未过尘先起,宫漏才终市早喧。阶下从人催上马,百官已是簇朝门。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宋代 张方平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题杨大年集后

宋代 张方平

天上灵仙谪,人间秀气涵。人弦清庙瑟,美干豫章楠。

富艳三千牍,从容八十函。典纯追古昔,雅正合周南。

温粹琼瑶润,滋醲稼穑甘。微中缄海蚌,巧处吐春蚕。

璀璨龙宫出,精深虎穴探。机衡成臲尯,嵩洛入烟岚。

寂忍修禅智,虚柔慕史聃。骥辕曾未骋,鸾驭不停骖。

岩庙登何数,承明入独三。可怜经济意,旧客记高谈。

赠三茅朱先生

宋代 张方平

郁仪结邻太霄道,金铛玉佩虚皇冠。炉中火候烟霞煖,坛上磬声星斗寒。

紫节晨游从玉女,绿軿夜降接灵官。愿持璧纽充盟信,乞取胎精九化丹。

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宋代 张方平

鳌背三山压海涛,云台高议接时髦。一麾忽到江湖外,回首方惊日月高。

不善取容同曼倩,且歌乐职学王褒。贾生自是长沙远,更吊湘累赋广骚。

县斋怀京都

宋代 张方平

东南古县介江皋,西北神州倚斗杓。安得叶君传秘术,时飞双舄诣台朝。

寄徐白久客襄汉

宋代 张方平

避暑鹿门寺,虚斋风竹凉。草连郧国远,水接汉川长。

寓客怀江表,骚人爱楚乡。京尘诚可厌,君未舍名场。

送何山人

宋代 张方平

烟策西归背九衢,锦城春色遍平芜。它年定有乘槎客,知是严君隐蜀都。

华山云台观题希夷先生陈抟影堂

宋代 张方平

林壑云深接玉泉,松斋闭息辄经年。一无标致惟随俗,别有真机在指玄。

诏板尝延清暑殿,诗筒时到华阳川。蜕形虽在张超谷,粟粒珠中自在天。

过张真人洞

宋代 张方平

谷口巑岏狮子山,洞门高掩白云閒。自惭末裔无仙骨,名利途中鬓已斑。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宋代 张方平

不须南浦怀消黯,好过西山访隐沦。比到岭时应近腊,相思可寄一枝春。

离都招友人

宋代 张方平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兖海孙学士寄昼锦编述先德宣公进退之美报之长句四韵奉扬盛事

宋代 张方平

邹鲁衣冠古士乡,义方不独有扶阳。德名垂世先君子,经术传家小太常。

闾巷共荣新昼锦,吏民司爱旧甘棠。前人彝鼎铭勋伐,未似盈编盛事光。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