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方平
回合空山万叠苍,磻溪投钓此开疆。儒家俎豆连洙泗,战图戈鋋接楚梁。
四岳子孙终海屿,诸田意气尽尸乡。不惟仲父能轻重,形胜由来自霸强。
华州西溪
西溪殊近郭,少华更当轩。竹径通华表,松庭接绀园。
鱼关诗
中流石埭隐如磓,鼓鬣徜徉此复回。春水渐深沿泳快,为传尺素锦江来。
清明连上巳
踏青原上饮,祓禊水边歌。佳节相连好,游人一倍多。
上享郊庙 享庙
瑞雪清晨集,丹墀发策初。德音闻彻盖,玉色望升车。
羽卫排阊阖,晴光溢紫虚。琳宫陈玉币,疏屏宿旌旟。
祼献多仪备,弦匏九变徐。太宫无盛举,掌次省先除。
灵鉴纷昭格,天心不自舒。孝慈更答告,万福此攸储。
禅斋
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闇室百千灯。
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
过灞桥长安道上作
汉牒熟当披旧迹,灞桥今忽过征鞍。前朝宫展烟芜远,四望河山古木寒。
自古功名应邂逅,大家岐路妄汍澜。兴亡甚费生灵血,只得高人梦幻看。
九日侍宴太清楼
登高闻旧俗,况此奉尧觞。鸣跸遥空下,层楼颢气傍。
御沟新过雨,苑树未经霜。楚泽丹苞重,吴畦紫穗香。
三侯天纵妙,九节召南章。中岂矜多艺,威将慑四方。
清时人共乐,白日坐间长。近从叨慈渥,区区祝寿昌。
上享郊庙 禋郊
回仗由黄道,鸣銮入翠宫。鸣思文武侑,诚与地天通。
登陛行裀彻,终祠坐幄空。风云归绝域,星斗下遥穹。
壝际柴烟白,龛层烛焰红。气祥书鲁观,福嘏萃尧躬。
海上鸡星动,楼前马队雄。仆臣殊幸会,独得近重瞳。
题英烈王庙
固云志在修私怨,破郢其如不利吴。由此夫差心遂侈,鸱夷岂得谓非辜。
哭刘潜
尝谓君才似武侯,草庐牢落卧龙愁。天公不念苍生故,元叔堪怜郡吏休。
蒿野已埋经国策,岩廊谁是富民侯。朝廷今始思英俊,不见庖丁刃一投。
邽翠楼
一川墟宇暮烟中,楼堞笼山气象雄。北路荒原戎子国,东坡断堑隗嚣宫。
马来洮海蕃城近,鹤去辽天越洞空。三十六程劳极目,陇云犹在故关东。
谢浙漕刘忠顺郎中送簟
玉水一方光潋滟,霜华八尺翠琅玕。卧来病骨殊清快,胜饵西山五色丸。
经远楼
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
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
秋夜禁直
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
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
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
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遣奠宣哀册,严行按字图。桥山仙去远,渭水月游初。
俭制遵遗训,方中列旧书。龙輴三十里,笳鼓节声徐。
简徐登道人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过汧河
岐南一舍过长汧,路近陈仓始入山。三十三程桥栈外,平川始下鹿头关。
再入禁林即事
重到金坡二十春,閒思出处一伤神。略行大地山川遍,再睹青天日月新。
疏籁岂知谐律吕,散材无意入辕轮。何时却出都门去,静掩岩扉老此身。
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二八已微阙,十四犹未圆。盛满在三五,素蛾逞婵娟。
两半阴阳合,平分上下弦。臼中有灵药,一粒九光全。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居忧过祥制示辰长老
寄高弁侍郎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一
都官叶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一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一
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朝元引贻赵抱一
过丰
天圣中年尝有异梦熙宁癸丑退居南台聊记旧事
胡生画牛歌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一
题中阳里高祖庙
东方朔
华山云台观题希夷先生陈抟影堂
辛未清明感事
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
秦州后园春宴赠部署刘几阁使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临淄同刘仲方作
李少傅佚老亭
读楞伽经
宿龙门洞
故兵部侍郎致仕安定公挽辞三首 其二
行次岐山
青泥岭
药水岩诗
送客游兖海
惊秋示三茅山人陈谷
苏子瞻寄铁藤杖
送屐韩仲文
读杜工部诗
陇西郡麦积山有献白鹿者洁如霜雪驯养逾年放归旧山十二韵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西斋偶书
送吴春卿赴都
得请南台偶书
赠终南李道人
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赠三茅朱先生
题李先生隐居
道斋
皇帝狩于近郊
读王朴传
赠邢山人思齐
读穆天子传
赴新定过七里濑
访朱先生值昼寝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姑苏蒋公北池诗
赵先生王屋杖
大祀礼成
赴益部途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