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郭诚思

赠郭诚思

宋代 张方平

壮志本桑弧,当年亦弃繻。尘游谢京国,火记得酆都。

露气凝琼树,冰光澈玉壶。世间出世法,胎食即天厨。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行次岐山

宋代 张方平

坤维五十郡,麾节忝师垣。缓辔犹秦甸,前驱已剑门。

傥来增客气,重寄愧君恩。昨夜岐山梦,三归修竹园。

药水岩诗

宋代 张方平

灵泉一派蜀江通,源出苍江古洞中。乳滴云根苔臼满,药成仙灶石台空。

琼缨珠络千岩霤,瑶瑟琅箫万壑风。杯勺已忻清病骨,刀圭敢望变衰容。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李少傅佚老亭

宋代 张方平

得谢自廊庙,事高疏仲翁。安车虽驷马,归路已冥鸿。

令子承良冶,朱轓治左冯。缁衣方改造,列鼎有馀丰。

屦杖居多适,轩裳梦觉空。天倪希柱史,性理问能公。

窗槛开潇洒,风烟接郁葱。上方思贾谊,即奉小舆东。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宋代 张方平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送龚懋

宋代 张方平

千里寒雪程,平生旅人心。丈夫虽四方,行役愁不任。

祢刺弊生毛,赵囊空无金。钱子一樽酒,送子垂杨阴。

呈资政宋尚书

宋代 张方平

当年留钥守陪都,龙坂因兹得曳裾。北海一章惭鸷鸟,松江三岁厌鲈鱼。

贾生感事多垂涕,园令居閒辄著书。独恃明公念孤介,东郊未去逐长沮。

秦州后园春宴赠部署刘几阁使

宋代 张方平

柳暗三眠困,花繁二月香。情怀当酒尽,兴味为春长。

叠鼓渔阳节,清讴北里妆。阶前乐无误,席上有周郎。

过齐篇

宋代 张方平

有叟羁穷垂白头,潜神密理同天游。朝歌鼓刀既屠纣,渭滨垂钩来钓周。

晚遭西伯与同载,首封东海荒营丘。洋洋大风仅千祀,当年固乃屠钓俦。

世变后有薛公文,馆中多坐倜傥人。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

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层层雏鼠群。楚汉兴亡事已微,后世倾夺奚足讥。

龙韬豹略苦迂阔,使公复生将安归。

送冀州李太傅

宋代 张方平

多君贵主子,材识乃名儒。材海渥洼种,丹山鸾凤雏。

兵家左车后,书法右军无。拥幄羞纨裤,怀章就隼旟。

亭台烟水阔,楼堞暮云扶。析木元分冀,滹沱渐近胡。

双觥虽蕴藉,重闭勿须臾。谁道长城远,今观出上都。

侯君房

宋代 张方平

爵位功名可自豪,青云志士岂而曹。一朝黄钺看看下,始愧狂奴故态高。

谢浙漕刘忠顺郎中送簟

宋代 张方平

玉水一方光潋滟,霜华八尺翠琅玕。卧来病骨殊清快,胜饵西山五色丸。

县斋怀京都

宋代 张方平

东南古县介江皋,西北神州倚斗杓。安得叶君传秘术,时飞双舄诣台朝。

剧孟

宋代 张方平

人物无重轻,庙朝有失得。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

奸雄望风尘,冠剑动惭色。治庭不论功,声名辉典策。

过汧河

宋代 张方平

岐南一舍过长汧,路近陈仓始入山。三十三程桥栈外,平川始下鹿头关。

火车同郭诚思作

宋代 张方平

火车双轮驾九虬,出海直上昆崙丘。经天三百六十度,匝日一万四千周。

电破重阴霹雳过,风开霁色烟云收。乾关坤轴极排轹,势阑却返无为洲。

读混元经

宋代 张方平

五行生成本一气,晓此体用知命枢。还元当复定金锁,过宿宁更怀蘧庐。

无质生质是丹地,有象非象真坛图。此途得道亦连袂,迟晚须乘八景舆。

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

宋代 张方平

种种诸法皆心生,心自无生岂有法。祖师来意我不知,昨夜秋风扫黄叶。

题杨大年集后

宋代 张方平

天上灵仙谪,人间秀气涵。人弦清庙瑟,美干豫章楠。

富艳三千牍,从容八十函。典纯追古昔,雅正合周南。

温粹琼瑶润,滋醲稼穑甘。微中缄海蚌,巧处吐春蚕。

璀璨龙宫出,精深虎穴探。机衡成臲尯,嵩洛入烟岚。

寂忍修禅智,虚柔慕史聃。骥辕曾未骋,鸾驭不停骖。

岩庙登何数,承明入独三。可怜经济意,旧客记高谈。

飞仙岭阁

宋代 张方平

苍崖老树云萝合,绝涧惊湍阁路高。羽驾飙轮殊惚恍,依程缓辔未为劳。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