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青阳峡

青阳峡

宋代 张方平

奇峰叠巘无重数,横涧飞泉会一溪。老树藤萝从古长,寒空云霭与天迷。

幽中应有神仙住,深处唯闻猿鸟啼。野性旧多山水癖,恨无心赏此相携。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三

宋代 张方平

谟明馀论在,记博近书传。得谢三司重,归休五福全。

国门回卤簿,嵩麓望松阡。天下中庸法,宁惟伯始贤。

秋夜禁直

宋代 张方平

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

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送僧南游雪往

宋代 张方平

早出都门何往哉,四明雪往指崔嵬。便从古道扬眉去,莫到宝山空手回。

乘月晓行松露湿,迎风晚渡海涛来。普贤楼阁知非远,逦迤南游想善财。

送张宽

宋代 张方平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宋代 张方平

上清紫简世传稀,中有灵都妙旨微。云雾披光丹凤出,风雷接势赤龙飞。

琴心三叠胎仙舞,籥筦双迎帝子归。幸得九天真一诀,尘劳何事尚依依。

故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清源王公挽辞二首 其二

宋代 张方平

世德承槐荫,朝评许栋材。都堂陪八座,近府阻三阶。

燕阁清宵闭,佳城白日开。南阡有一去,冠盖不重回。

离都招友人

宋代 张方平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苏子瞻寄铁藤杖

宋代 张方平

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鍊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閒携常似共君行。

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

都官叶

宋代 张方平

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

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赠终南李道人

宋代 张方平

神仙灵药自然功,五色光中一气通。借问参同相类法,何如相类即参同。

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宋代 张方平

二八已微阙,十四犹未圆。盛满在三五,素蛾逞婵娟。

两半阴阳合,平分上下弦。臼中有灵药,一粒九光全。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二

宋代 张方平

旦下乌石滩,暮泊严陵濑。潺湲卧溪声,惨澹宿山霭。

所历已陈迹,不忘惟嘉话。泪湿青云篇,抚襟惭慷慨。

过张真人洞

宋代 张方平

谷口巑岏狮子山,洞门高掩白云閒。自惭末裔无仙骨,名利途中鬓已斑。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宋代 张方平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宿龙门洞

宋代 张方平

路到葭萌古道边,层崖叠磴入苍烟。忽逢方丈在平地,何意中途过洞天。

四面浓岚围碧嶂,半空急雨迸飞泉。一宵身世离尘境,却抚征骖懒下鞭。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宋代 张方平

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足至人心。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

葛居士诗

宋代 张方平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经清净脩。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瑶池宴曲

宋代 张方平

仙人仙在沧海湄,双毫出耳绿丝垂。瑶池西赴白云宴,丹山远借青鸾骑。

香云红淡春光染,天风吹旌霞飐飐。晓过扶桑水一泓,下视中州尘九点。

蟠桃初熟甘露瓜,对持斗柄泛流霞。妄向秋空举金掌,茂陵衰草令人嗟。

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

宋代 张方平

种种诸法皆心生,心自无生岂有法。祖师来意我不知,昨夜秋风扫黄叶。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