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剧孟

剧孟

宋代 张方平

人物无重轻,庙朝有失得。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

奸雄望风尘,冠剑动惭色。治庭不论功,声名辉典策。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邽翠楼

宋代 张方平

一川墟宇暮烟中,楼堞笼山气象雄。北路荒原戎子国,东坡断堑隗嚣宫。

马来洮海蕃城近,鹤去辽天越洞空。三十六程劳极目,陇云犹在故关东。

侯君房

宋代 张方平

爵位功名可自豪,青云志士岂而曹。一朝黄钺看看下,始愧狂奴故态高。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不问大横兆,天人心是真。讴歌早归舜,气志自如神。

正合乾坤体,明开日月轮。孜孜朝昃意,克己为生民。

简徐登道人

宋代 张方平

闻说频来帝里游,药炉何日得同流。劝君只就红尘里,拨转河车万事休。

姑苏蒋公北池诗

宋代 张方平

浙江汤汤,南国之纪。句章之乡,居巢之里。天子命公,二邦更治。

越人之嗟,吴人之喜。公之为政,简而易从。不严而威,敏以有功。

孽不及牙,奸折其绪。孰施斧斤,不见铓露。老稚晏起,壮服于亩。

椸有浣衣,廥有多稌。公之退公,乐是北池。飞阁渠渠,虚廊迟迟。

鱼跳于藻,渚有凫鹥。钓亭桧岛,其水涟漪。公之退公,以豫以游。

邦人喜公,尚无疾忧。邦人祝公,百禄是遒。匪公其私,王家之休。

我思建官,公理众政。与民最亲,惟时守令。其有不臧,根心之螟。

小犹虮虱,肤皮是营。于铄有宋,一统万方。千里所付,几人曰良。

凡领王民,守土之吏。有理如吴,帝道则粹。我歌北池,爰颂公德。

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题乐全堂

宋代 张方平

乐全得意自庄书,静阅流光乐有馀。四句幻泡明般若,一篇力命信冲虚。

心閒自觉浮云薄,才拙诚知与世疏。只此空名漫儿戏,何王城阙不丘墟。

重送赵参

宋代 张方平

参也堂堂气拂云,十年策蹇四方尘。羁穷自古有元叔,精鉴观今少法真。

骥在驽群殊有态,龙初鱼服未能神。君看渭曲傅岩事,天困斯人必有因。

送张宽

宋代 张方平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

幽蓟行

宋代 张方平

昔者帝尧光宅本都冀,幽朔乃为寰内地。舜肇十有二州此其一,禹服周藩有年祀。

崆峒之英其人武,气含阴杀乐钲鼓。秦汉发吏守边亭,世与其民捍中土。

召伯功勤黑社传,昭王意气金台古。我兴北望涕交颐,念汝幽蓟之奇士兮。

今为勋华光耀照四海,忍遂反衽偷生为。吾民孰不愿左袒,汝其共取燕支归。

暮冬书事

宋代 张方平

物色无容华,逆风利如剪。晨兴心怅然,惜此岁华晚。

自古东流波,滔滔去无返。计事须及时,咄哉行自勉。

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宋代 张方平

鳌背三山压海涛,云台高议接时髦。一麾忽到江湖外,回首方惊日月高。

不善取容同曼倩,且歌乐职学王褒。贾生自是长沙远,更吊湘累赋广骚。

槎客歌

宋代 张方平

八月风高星汉秋,海边閒客骑槎游。云涛茫茫浩无涯,槎头忽触斗柄斜。

回看乃在织女家,织女投梭颜如花。客愚不知天上乐,遽把一拳伴归鹊。

问得严生应悔来,重去何由寻得著。

寄赠姚白

宋代 张方平

畴昔未识君,汝南熟声耀。相随会上都,一揖心相照。

爱君真快士,顾我略同调。剧孟重然诺,曼倩喜谐笑。

往简日共评,高楼常对釂。君锐如利剑,腾拔已出鞘。

我独策征骖,舌在慵复掉。归养咏南陔,丘园忆高蹈。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宋代 张方平

飏帆上渔浦,随潮宿雁湾。烟火指富阳,云树连萧山。

曲岸蓼花疏,清波鸥鸟閒。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

读楞伽经

宋代 张方平

楞伽三万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法法非法离法尘,心心无心入心病。

渐熟当似庵罗果,顿照犹如大圆镜。龟毛兔角妄有无,海浪空华不清净。

游九老祠堂阅古碑旧记字多讹缺询诸故老灵迹甚异因成长句以志其事

宋代 张方平

黄裘纱帽霜眉白,九老相携意气同。碧水宫中初邂逅,黄金殿里久从容。

苦催归路憎骊母,留赏名园喜葛公。为问家乡还远近,迢迢七十七程中。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三

宋代 张方平

谟训垂宽大,基图得显承。新宫开玉锁,旧册阅金滕。

龙驾归虚极,鸾旗建大升。平生怀孝慕,游仗展三陵。

剧孟

宋代 张方平

人物无重轻,庙朝有失得。世平徒匹夫,时摇一敌国。

奸雄望风尘,冠剑动惭色。治庭不论功,声名辉典策。

吴范天章

宋代 张方平

诏起东山对紫庭,清风萧洒动阶蓂。谠言几为忠邪发,大用须凭庙社灵。

武库神兵罗斧戟,大宫礼器列笾铏。愿公早入当钧轴,重演三篇相武丁。

两浙张兵部秋日牡丹诗次韵

宋代 张方平

霜天惨澹过重九,忽见幽芳发故丛。多爱清香对亭槛,不堪疏叶下梧桐。

他年仙去空华表,此夜魂归尚汉宫。过眼须为无色观,返童疑有内丹功。

写题更愧诗情浅,折带应宜醉脸红。须为重重张翠帟,可怜羸怯不禁风。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