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纲
卷去竹书闲棐几,卧看桐影转檐牙。试凭波律送清梦,未信华胥天一涯。
郊祀庆成用坚
圆丘迎日至,大驾肃天临。乐奏来灵享,嵩呼动德音。
均恩寰宇庆,望阙老臣心。基命歌周雅,何劳五字吟。
次韵顾应文
万事浮云过眼空,羞将白发竞春红。折腰久已惭元亮,作赋何劳慕敬通。
经世岂无天下士,知心应有古人同。破除孤愤难忘酒,圣处时时且一中。
凤栖梧(安人生日·五之一)
道士王如晦真赞 其一
色如春温,若可与言。神如水清,不可以烦。子乔仙去远矣,乃今识其裔孙。
任造化之日逝,独湛然而常存。
次韵李传道感事
卧病何人为扫门,堕霜黄叶任缤纷。旋沽浊酒难禁醉,厌数孤砧远更闻。
冉冉生涯飘似梦,悠悠心绪乱如云。几时得遂江湖去,野性终随鸥鹭群。
候张彦智承出
萦蛇路转惬登临,一室翛然客静心。杖履主人山下去,风鸣岩壑自幽深。
老夫辞荣里居行年八十酒间漫成拙句二首述意而已不以示外也 其一
莫笑樽前白发翁,曾骑竹马戏元丰。年弥八帙痴顽在,身荷三朝宠眷隆。
绿野敢将前哲比,香山幸有老人同。兴来尚欲寻幽去,收拾残春杖屦中。
归乡
穷巷归来已白头,结茅何白榜休休。好山当户碧云晚,明月满溪寒苇秋。
诗社纵添新句法,醉乡难觅旧交游。平生幸自无机械,一棹夷由去狎鸥。
次韵国衡
古寺凭崇冈,苍烟荫乔木。攲斜屋鳞比,缭绕墙带束。
何人辟层轩,延客寄遐瞩。醉赏菊坡下,客意岂在菊。
念昔居此地,名世尽儒服。师旷贤多知,苍史圣重目。
台成竟谁游,事去不容局。梁王高帝孙,名字亦不辱。
当时盛歌舞,肯使后人逐。陈迹今故存,新池为谁绿。
感叹世上事,反覆如转烛。请君听钟鱼,尚想吹紫玉。
彦达乘小舟醉归堕水作此戏之
舍爵颓然饮中仙,夜归一苇航深渊。长歌扣舷天上坐,起舞失脚水底眠。
未省渴羌笑肉动,会令鼹鼠惊腹便。布帆无恙急藏去,明年更试春江船。
从丁世叔觅花栽
老去看花能几回,旋移花树着行栽。君家封植满烟露,分我一枝春色来。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三
兰桂秋风一夜催,衮衣何处望南陔。堂垂斗帐销香篆,鉴掩飞鸾下玉台。
汉使从天虚卤簿,胡笳和月助悲哀。东门咫尺佳城在,双鹤飞空日几回。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三
衮衣廊庙孰推先,元老勋名自卓然。忠概明堂尊一柱,神锋长剑倚中天。
定知辟国功归召,已见疏封地得燕。相业蝉联应未艾,少翁家学似韦贤。
自赞写真 其二
投闲岁久,圣恩图旧。载锡身章,在帝左右。骨相多屯,何以瘉人。
陈力就列,勿为具臣。
邀韦汝昭同宿上馆
打窗风雨夜萧萧,客里谁堪伴寂寥。五字苏州有苗裔,高吟何必更闻韶。
进呈皇太后回銮事实
奕世占来宝运昌,母仪垂庆肇生商。銮回长乐神人喜,书就蓬山日月光。
北阙导迎三卫仗,东朝欢奉万年觞。太平盛事人相语,孝德回天赖我皇。
舅李义卿挽词
由来甥舅两相依,存没谁知半路亏。在侧每蒙誇叔宝,不才那得似牢之。
临风酌酒酬春处,对月凭轩语夜时。回首凄凉已陈迹,壮心无哭奈愁思。
作亭池上日游其间颇觉自适
岁晚穿池结小亭,地偏聊欲寄幽情。虚檐风度披襟爽,曲岸波平照眼明。
过我宾朋无厌数,傍人鸥鹭不须惊。圣朝乞得身闲散,便觉渊明是隔生。
再用喜归亭韵
晏子区区惜敝裘,吾衰亦敝故山幽。得归更喜诗盈轴,任达宁须酒拍浮。
已纵虚名身外去,肯将俗物眼边留。只惭老负君恩重,结草他年报未休。
夜思出处因作戏言
仕路定风波,人生能几何。时来聊试手,为瑞不宜多。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衰病辞禄
次韵周伯见赠
次韵公显见赠 其一
点绛唇(二之二)
题喜归菟
谢洪察院送酒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四
次韵传道夜观牡丹
衰病辞禄 其二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一
彦深弟挽词
凤栖梧(婺州席上·五之三)
戏题所见
谭胜仲挽词二首 其一
浣溪沙(四之二)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二
次韵谢人惠诗
凤栖梧(丁宅二侍儿·五之五)
满庭芳(生日)
戏张处文二首 其一
寄曾公衮用子苍韵
题华阳南窗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
汤德广挽词三首 其一
点绛唇(荣国生日二首·二之一)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四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
次韵黄尧翁斗鸡三首 其二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四
与韩子苍别久忽邂逅于临川遭时乱离道旧感叹子苍有诗见赠次韵奉呈 ...
次韵公显赋蜡梅诗二首 其二
张彦度挽诗二首 其二
临江仙(次韵陈少阳重九)
菩萨蛮(上元)
旧所乘马老且瘠见之感怀
西江月(壬午生日)
行部至南陵题隐静寺
安人生日
次韵王周伯和应文诗
凤栖梧(癸未生日·五之四)
庄弱翁挽诗二首 其一
次韵彦达折梅
烧香三绝句 其二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 ...
亲旧以老夫年及中寿既辱临况又多以诗词相庆祝顾衰谢何以得之辄成 ...
避寇舟中风雨大作
郑国太挽词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