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南别业四首 其一

水南别业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幽居异前业,喜无尘俗喧。东风扇微和,忽此春事繁。

游鱼汎深沼,好鸟鸣檐端。布谷正及时,呼童理荒园。

群动各有为,予生固多般。感之欲自见,对景已忘言。

诗人张宁的古诗

耕学为刘侍御赋

明代 张宁

插架诗书负郭田,此生清意满林泉。一犁时雨春方竹,尽夜寒灯晓未眠。

访隐何人经白屋,传家有子付青毡。年年报社人都醉,独自关门草太玄。

馀清杂兴八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良夜永如年,山亭坐超忽。清风度脩篁,虚室自生白。

廿六日复陪诸公游灵隐寺留题祥上人所十二韵

明代 张宁

峻拔天垂秀,盘回地拱灵。神峰腾北道,法界控南屏。

龙雨周三笠,鹏风合四溟。楼台出霄汉,钟鼓隐雷霆。

咒食猿窥洞,闻经鹤避汀。迷途登觉路,佳客借閒庭。

风帽秋曾落,云车晚再停。黑头全变白,红树几还青。

踪迹迷鸿雪,光阴换鸟星。谁知陶令醉,总是屈原醒。

旧事惊还问,新词厌复听。凭吹剑头吷,题向冷泉亭。

为阴佥宪题画

明代 张宁

千古江山旧物华,可人风景自清佳。浮尘不到渔樵地,胜境元无佛老家。

石径逢秋多杞菊,水亭留客盛茶瓜。晚来风急鸥群散,一片澄波映落霞。

为吴方伯写海天秋望图

明代 张宁

老树荒山海上头,碧天沈水不胜秋。乾坤定位东南缺,江汉朝宗日夜流。

人世劳生真渺粟,仙家何处是浮丘。凌虚不见扬尘处,风送云涛起蜃楼。

四月十三日游灵隐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清和时节最宜人,忘却东风已过春。犹有落花随水尽,渐看幽竹出墙新。

十年壶榼嗟为客,五亩园居待卜邻。游赏事同情趣别,前湖歌舞正通津。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七 两峰出云

明代 张宁

南峰云乍晴,北峰云欲雨。中有化霖人,高眠两峰里。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七

明代 张宁

茵蔯欲成蒿,蘼芜亦云谢。水涨污耶深,时蛰看已化。

纤腰尚蜿蜒,弱翅举复下。婉转如有情,追逐不能罢。

沈启南云山图

明代 张宁

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

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

欢荣间悲辱,强半成淹留。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

自从混沌凿,土石穷雕锼。镌坚伐危厉,辇筑连洼湫。

幸此玄黄间,元气常通流。时当巧丽馀,忽与鸿蒙游。

行看晦暝甚,转觉巉岩幽。情景两相化,风雨飘虚舟。

真寂八景 其一 西丘庵

明代 张宁

松柏绕蓬堵,烟云净草庐。何由脱尘鞅,借榻读吾书。

题菊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馀清杂兴八首 其六

明代 张宁

白鹭下寒塘,随风忽飞起。惆望极青霄,联班隔千里。

王孟端竹

明代 张宁

九龙山人王孟端,风流博雅人称难。漫胸锦绣消不得,化作万个青琅玕。

中山兔老鲛绡白,马肝香透金壶汁。风回赤壁浪痕平,云黯苍梧雨声急。

铁钩锁金错刀邯,郸学步真儿曹大。河一决泻千里崩,崖触处生惊涛世。

人岂识,真和假,白雪词高和应寡。坡仙儋耳未还家,落日临风思老可。

白头公手卷为沈材美题

明代 张宁

堂上白头亲,花间白头鸟。故色故人情,双成与春老。

题严仁远画

明代 张宁

青山碧海烟霄外,晴川茂林相映带。柔桑叶暗笋芽齐,葭芜满眼春何在。

湖中楼船閒自横,湖堤归马无嘶声。太平处处烽烟息,不见当时细柳营。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三

明代 张宁

离披残绿不堪题,题就还防侍女疑。满地落红无一字,怪他秋后学春姿。

张南山二景 其一

明代 张宁

冥冥天际风,历历江心树。隔浦望渔村,人家水中住。

咏梅二首寄沈孟渊 其一

明代 张宁

断肠诗思满江南,别后姿容总一般。料得林逋惯相惜,肯教寂寞过春寒。

金兰竹石图为王廷光佥宪题

明代 张宁

瑶砧玉杵镠霏皎,凤膏腻滑狸毫绕。凤将丽水岸头沙,洒作湘皋畹中草。

灵均佩重络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单。琅玕郁密错刀碎,鸾翎旖旎商飙寒。

君不闻同心之利坚可断,请看南山黄石烂。

陈大尹秦淮书屋

明代 张宁

短墙幽径草纤纤,流水浮光四绕檐。藜杖近分天禄火,芸编新絓邺侯签。

鱼龙变化书连屋,奎壁森罗月满帘。一束囊携人去后,旧帏穿榻闭清严。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