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洞口桃花几落开之韵 其一

次洞口桃花几落开之韵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江上芙蓉带笑开,钓矶光笑净无埃。寒潭皎皎涵秋月,芳草萋萋绕古台。

满眼行云甘雨细,数声啼鸟好音喈。笑看舞鹤留人醉,座上清风次第来。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病中思古槐台兄

明代 张天赋

病骨谁思我,无聊闷转萦。寒梅舒白蚤,残叶落红轻。

采藻美人远,瞻天黄雾生。夫君何夜烛,高酌圣之清。

甲辰承乏来浏重脩欧阳圭斋先生南山书院次先生韵一首

明代 张天赋

凤诏飞来墨未乾,南阳龙卧岂能安。乾坤局面随时异,鱼水君臣自古难。

华国文章名望重,逼人正气色芒寒。我来瞻拜如知己,祠宇更新改样看。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明代 张天赋

病卧思兄白昼眠,俄惊华旦寿开筵。尼珠已兆三千界,南极将看七十年。

红树枝头天缀锦,白云寨里地行仙。绿云五桂含秋色,坐看桑田几变迁。

浏阳太和铺次苏寨村壁间韵

明代 张天赋

田家春起早,鸡唱启柴扉。扫石临流饭,携锄带月归。

晚山岚气寂,秋雨稻花肥。常恐天䬝作,飘飖结实微。

和李府清园陈别驾归田咏六首录三首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治郡功勋仰大成,古今王道揔平平。九天雨露更时润,千里桑麻尽力耕。

和拂柳风春荏苒,清高梅月影斜横。高深德泽同山水,岭海何时歇颂声。

济宁登太白楼忆友人李和山

明代 张天赋

今古何人最上流,乘风此日快登楼。一川花柳情怀旧,六合烟云眼界浮。

力士已曾输跪膝,夜郎谁复望归舟。和山踪迹知何处,兴在白云天际头。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明代 张天赋

远水危岑彻望收,青青庭草结清幽。欲将太极从头认,直向先天未画求。

一气浑沦常迭运,六虚变动自周流。千年海岳精英地,何处乾坤更十洲。

泊舟剑江驿

明代 张天赋

宝剑埋光不记年,地灵推出见青天。我来不遇当时剑,斜倚孤篷思惘然。

同吴少监游大液池见崇直殿神光殿万寿山乾清宫

明代 张天赋

跳入乾坤第一关,留人胜一画描难。翠连崇直神光殿,气接乾清万寿山。

天表广寒悬石壁,水边内苑隔尘寰。煖风太液垂杨醉,不比穷厓草木寒。

袁州偕郡博两川郭进士陈平斋胡前溪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兴贤楼 ...

明代 张天赋

秀江桥下浪头开,兴贤楼上酒今催。齐声着力鼓棹去,拍掌浩歌夺锦回。

未必百年逢百度,何缘同志聚同堆。马蹄明日东西路,廊庙山林莫浪猜。

题潘松峰节母

明代 张天赋

笑杀男儿枉读书,朝臣秦楚暮臣吴。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

李村望罗浮

明代 张天赋

罗浮万丈摩晴空,朱明日日皆春风。何当跨鹤飞云顶,数尽高低大小峰。

着三眼屐

明代 张天赋

捲舒在我有圆方,铁石难磨锦绣肠。世路但凭三眼屐,不妨徐步上高岗。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明代 张天赋

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

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八

明代 张天赋

煖阁高歌兴自漫,逼人风景更谁观。封姨也有姮娥巧,碎剪琼花片片寒。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一 义城衍芑

明代 张天赋

五季中原鼎沸时,风雷驱石堑山溪。千门文物亨嘉境,一面英雄保障旗。

丰草饱沾春雨露,鹿门培植老根基。也知善庆绵绵远,簪组蝉联讵有涯。

思游罗浮

明代 张天赋

洗除万劫逐波流,四百峰波跨鹤游。丹灶饥餐长健药,铁桥飞上最高波。

金尊吸画岩前月,玉笛吹残海外秋。长笑不知人事改,遥从东海看浮沤。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

明代 张天赋

一鉴方塘一座亭,清虚佳致自天成。郎官不为观鱼乐,公事都将似水平。

秋月弦歌盈里巷,春风桃李满江城。遥知骢马骧云日,截镫留鞭不尽情。

题八景 其八 小圃山花

明代 张天赋

地里殊无别,风光迥不同。巉岩谁作伴,烂熳自成丛。

色艳欺图画,香飘落酒钟。乾坤都在此,何必问东风。

九日承黎南溪邀登广州胡卢山

明代 张天赋

踏破秋风跨小驴,黄鹂声断柳潇疏。夭桃带雨三春放,寒菊凌霜九日舒。

白酒留人甘自在,老天生我欲何如。狂歌归去兰亭上,对月犹翻半夜书。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