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二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

诗人王守仁的古诗

忘言岩次谦之韵

明代 王守仁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 ...

明代 王守仁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君子圣小物,蕴蓄乃成行。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南庵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

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长为客,閒杀西湖旧钓矶。

袁州府宜春台四绝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化城寺六首 其六

明代 王守仁

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

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微茫竟何是,老衲话遗踪。

雪望四首 其四

明代 王守仁

法象冥濛失巨纤,连朝风雪费妆严。谁将尘世化珠玉,好与贫家聚米盐。

又次壁间杜牧韵

明代 王守仁

春山路僻问归樵,为指前峰石径遥。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

世情老去浑无懒,游兴年来独未消。回首孤航又陈迹,疏钟隔渚夜迢迢。

游牛峰寺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守仁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浑疑是梦中。飞鸟去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宫。

溪云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长沙答周生

明代 王守仁

旅倦憩江观,病齿废谈诵。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

自言绝学馀,有志莫与共。手持一编书,披历见肝衷。

近希小范踪,远为贾生恸。兵符及射艺,方技靡不综。

我方惩创后,见之色亦动。子诚仁者心,所言亦屡中。

愿子且求志,蕴蓄事涵泳。孔圣固惶惶,与点乐归咏。

回也王佐才,闭户避邻閧。知子信美才,大构中梁栋。

未当匠石求,滋植务培壅。愧子勤绻意,何以相规讽?

养心在寡欲,操存舍即纵。岳麓何森森,遗址自南宋。

江山足游息,贤迹尚堪踵。何当谢病来,士气多沈勇。

僧斋

明代 王守仁

尽日僧斋不厌閒,独馀春睡得相关。檐前水涨遂无地,江得云晴忽有山。

远客趁墟招渡急,舟人晒网得鱼还。也知世事终无补,亦复心存出处间。

游清凉寺三首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积雨山行已后期,更堪多病益迟迟。风尘堪觉初心负,丘壑真于野性宜。

绿树阴层新作盖,紫兰香细尚馀蕤。辋川图画能如许,绝是无声亦有诗。

登云峰二三子咏歌以从欣然成谣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淳气日凋薄,邹鲁亡真承。世儒倡臆说,愚瞽相因仍。

晚途儒沦溺,手援吾不能。弃之入烟霞,高历云峰层。

开茅傍虎穴,结屋依岩僧。岂曰事高尚?庶免无予憎。

好鸟求其侣,嘤嘤林间鸣。而我在空谷,焉得无良朋?

飘飘二三子,春服来从行。咏歌见真性,逍遥无俗情。

各勉希圣志,毋为尘所萦。

瘗旅文

明代 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目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去妇叹五首 其四

明代 王守仁

去矣勿复道,已去还踌蹰。鸡鸣尚闻响,犬恋犹相随。

感此摧肝肺,泪下不可挥。冈回行渐远,日落群鸟飞。

群鸟各有托,孤妾去何之?

重游无相寺次旧韵

明代 王守仁

旧识仙源路未差,也从谷口问桃花。屡攀绝栈经残雪,几度清溪踏月华。

虎穴相邻多异境,鸟飞不到有僧家。频来休下仙翁榻,只借峰头一片霞。

象祠记

明代 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苗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送胡廷尉

明代 王守仁

钟陵雪后市灯残,箫鼓江船发晓寒。山水总怜南国好,才猷须济朔方艰。

綵衣得侍仙舟远,春色行应故里看。别去中宵瞻北极,五云飞处是长安。

诸生夜坐

明代 王守仁

谪居澹虚寂,眇然怀同游。日入山气夕,孤亭俯平畴。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相求。渐近识颜面,隔树停鸣驺。

投辔雁鹜进,携盖各有羞。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

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

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 其四

明代 王守仁

道听涂传影响前,可怜绝学遂多年。正须闭口林间坐,莫道青山不解言。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5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