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地窄刚容寺,山深不见人。回头望城郭,无处不红尘。
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 其二
曾闻大阮久专城,小阮读书亦有声。作客三年依濮上,还家几日到昌平。
楼头疏雨此时梦,马首青山到处情。莫恋故乡风景好,云霄万里看飞鸣。
前感兴六首 其一
斲桐以为琴,十年置茅屋。锦囊细韬笼,龙蛇纹满腹。
城市多新声,齐竽复秦筑。古调无人弹,零落委草木。
哭枢侄丧妇
妻没夫谁助,母亡儿失依。两行生死泪,都上老人衣。
荅魏竹溪
多病厨中药,消閒枕上书。青山当老屋,此兴近何如。
喜翁冰厓擢方伯
白璧含辉不染泥,除书忽下大江西。衡州事业南山近,工部声名北斗齐。
霄汉丹心回日月,郊原赤子望云霓。悬知早晚推贤相,又筑长沙十里堤。
临江仙 再用前调书怀
高阁日长人语静,风铃时动檐牙。故乡道路望中赊。
只凭寒夜梦,和月到梅花。
春事阑珊双鬓短,襟怀半在桑麻。落英无意恋枯槎。
东君犹自错,留我美人家。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八 观德亭
周礼久不作,泽宫变荒圃。开亭集宾佐,观者日盈堵。
哭罗一峰五首 其五
百年梦不起,千古怀独醒。西湖烟雨外,零落一峰青。
金溪车节推挽诗
气结芝兰馥,胸蟠锦绣纹。大廷吐不尽,散作冶溪云。
送濮守乃侄归省二首 其一
千里移舟下濮阳,黄堂有叔鬓将霜。竹林风月留人易,椿府旨甘入梦长。
亭上鸟声喧客席,马头山色映诗囊。料知宦邸无馀物,带得清风归故乡。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大冶铄物抟阴阳,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颇良,不施黝垩横白杗。
捲帘正对五羊冈,树木拂檐交青苍。祥烟紫气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铿然制作称大方,利觜长距独擅场。
嗟予苦学未成章,点缀牺樽青与黄。六经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觉满腔。
与君对织云锦裳,著向风前聊徜徉。欲骖麟凤游帝乡,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牍来仓皇,谓耽文字颇有妨。广陆无车川无梁,出门万里道路长,使君局面宜更张。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三 兰坡
北山有危坡,都植兰与蕙。平生性好修,掇拾以为佩。
玉台除夜
闽路此时驿,越王前日台。岁从今夜尽,人自故乡来。
万里程初试,百年节自催。东皇漏消息,春意到庭梅。
双流遗爱祠为孔都宪乃翁题
郎官皆百里,遗爱独双流。画壁丹青古,芳祠花木稠。
田畴侨与殖,礼乐偃曾修。血洒丽牲石,民心春复秋。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一
风雪飘摇满帝城,老鸦台上噤无声。南陵草色春长满,疋马徐行好问耕。
题日出扶桑图
虞渊路最远,凭谁取红日。引手抉层云,清辉流八极。
过洞庭湖得风寄李使君
洞庭午前湖水平,洞庭午后风浪生。片帆出没树叶小,一身恍惚鸿毛轻。
浮云黯黯结新暝,白日杲杲笼微晴。故人饮我酒未醒,回头不见巴陵城。
哭陈生
绛帐曾施种德门,两阶玉树吐清芬。重来不见凌霄干,泪湿青山几片云。
题月沉西海图
碧海最西处,悬知物象幽。鱼龙见明月,应作白日游。
城南别墅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和陈公甫神乐观夜坐韵
神乐观张道士号体圆轩乞诗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一
视茭陂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四
过芗溪怀五宜翁
挽陈会元先生
挽陈菊庵
题学圃古意亭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送季弟敬叔还家
为宋少参题画
送罗应魁内弟归永丰
贵州即事
哭罗一峰五首 其四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二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二
客中逢燕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一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参出中流砥柱图求题
和水云尘诸公作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二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四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送陈方伯
送丁克明归常州省亲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二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五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一
镜潭词
月夜游古意亭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三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七 龙尾冈
初到广德州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过吴草庐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五 竹圃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一
后感兴六首 其三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一 奉母避乱为军士所执以死卫母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一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题归隐图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世美堂为戴提学侍御作
叠前韵别诸生
游牛首山三十韵
题画山水四首 其一
题画龙虎 其一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六 往昌国取赀夜梦母盛妆以为不祥遂弃归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五
哭罗一峰五首 其三
前感兴六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