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五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五

明代 周瑛

寒林烟火微,掩胫无全衣。世非不我用,我道与世违。

诗人周瑛的古诗

月夜游古意亭

明代 周瑛

幽兴不可过,命驾成独往。檐月流素辉,山泉滴清响。

幽兰蔽萧艾,丛桂在草莽。采芳思寄远,路阻情怅惘。

缓步归东园,坐对明星上。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二 蓝江晚渡

明代 周瑛

长江春水满,瀰瀰绿如苔。行人过江急,江阔船不来。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十

明代 周瑛

与君远相逢,三载共城阙。至宝偶不售,还山采薇蕨。

本为同枝鸟,乃尔成胡越。一夜起相思,白尽巾中发。

君为万里人,我为万里月。夜夜流清辉,为君照巾袜。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四 春日负母出嬉

明代 周瑛

茆檐春日温,儿背稳如几。问母欲何之,行行过东里。

挽乡先辈林学士先生

明代 周瑛

吾乡山水气真淳,百十年来孕此身。翠竹苍梧人物表,玉堂金马禁城春。

龙头往往推先辈,麟趾振振见后人。十尺穹碑照山色,夕阳回首为沾巾。

李长者入祀典歌

明代 周瑛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将军岩下自经营,陂溃直随此陂死。

伟哉同县林制科,缗钱十万腰下驮。温泉隘口重累趾,倏忽顾盼成沧波。

熙宁天子重农事,下诏募人急营治。当时阖郡多富家,坐视诏书无一至。

候官长者真仁贤,轻财好施闽人传。有僧踪迹颇诡秘,日日贳酒不还钱。

木兰山前溪面阔,僧为插竹记颠末。溪流缓处可立基,缓处立基基不拔。

入海伐石海为空,上山伐石山为童。三十二门细分布,无云无雨卧长虹。

昔日溪流皆赴海,今日溪流得灌溉。鸡鸣犬吠万家村,隐隐桑麻相映带。

我谓有莆须有陂,有莆无陂莆亦隳。惟莆与陂相终始,莆人思公何尽期。

昨日恩诏下闾里,春秋二祭入新议。借问建言者伊谁,太平郡守周氏子。

继闻改郡重作 其二

明代 周瑛

广成住崆峒,庚桑居畏垒。一鞭山色中,吾道无成毁。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四

明代 周瑛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初到广德州

明代 周瑛

马蹄六月到山州,独上桐山第一楼。城外有山皆北向,郡中无水不西流。

士风质朴犹存古,民舍萧条欲近秋。多少济时心上事,夜来默与鬼神谋。

题日出扶桑图

明代 周瑛

虞渊路最远,凭谁取红日。引手抉层云,清辉流八极。

视茭陂

明代 周瑛

周官叙沟洫,汉史志河渠。民命苟所关,故典曾备书。

郁郁巴罗山,汇流向东趋。揵木阏回澜,灌此桑麻区。

开建岁已久,版锸日以疏。坐令千金资,白日弃道隅。

嗟予理敝郡,万事费爬梳。虽云簿书繁,安敢轻犁锄。

父老孙孟献,切切以告予。有志事兴复,为力苦不纾。

春初农务兴,薄言驾吾车。风雨入前村,道路何崎岖。

上山履巉岩,下水涉沮洳。夤缘寻故址,飘动无嬴馀。

逸道以使民,谅民无怨吁。万锸当云集,黍稷歌与与。

题画龙虎 其一

明代 周瑛

踪迹谢尘泥,精神动寰宇。我为苍生忧,呼尔作霖雨。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二 避乱母病无医药刲股以愈母疾

明代 周瑛

持刀刲股肉,股痛儿不知。岂不戒毁伤,母病儿若痴。

送黄伯望知肇庆府

明代 周瑛

几度伤心忆岭南,民刳兵燹丧田蚕。黄堂此去看经济,千里春回雨露酣。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四

明代 周瑛

芝兰有幽性,托居在空谷。托天风露寒,隔林香扑扑。

我因爱芝兰,朝夕相往还。采采欲盈把,薰我衣与冠。

衣冠在敝箧,芝兰隔林樾。但恐岁月赊,馀香易消歇。

喜姻友林贵实侍御得告

明代 周瑛

霄汉冥冥见羽毛,秋飙凉月送诗豪。长安回首渺何许,一任云台万丈高。

题松鹤轩 其二

明代 周瑛

松外见白鹤,鹤外见青松。小轩终日坐,清气落重重。

为宋少参题画

明代 周瑛

绿树深中结草堂,五湖三草是沧浪。云连北渚通诗社,日落前村归钓航。

门外别开花竹坞,沙头时见鹭鸥行。君恩未报愁方剧,莫向画图思故乡。

老姊自镇海至

明代 周瑛

小兜千里至,相见喜还悲。灯火怜今夕,仪容异昔时。

家贫供亿薄,行苦鬼神知。煮粥吾应会,焚须不敢辞。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一 坐君白石厓仁

明代 周瑛

灵芝固无种,仙药宁有根。至宝在人心,六经不尽言。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