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曾闻大阮久专城,小阮读书亦有声。作客三年依濮上,还家几日到昌平。
楼头疏雨此时梦,马首青山到处情。莫恋故乡风景好,云霄万里看飞鸣。
留别吴左府宣
忆昔坐肺石,有书千象魏。岂为恋此官,欲以明厥志。
交珠既已辨,赵壁不复碎。驱车还故里,心迹两无愧。
论交三十年,偶此复相会。登堂把酒卮,未饮心先醉。
黎明当远别,与君坐不寐。张灯写馀沥,一一见肝肺。
韦布未为贱,轩冕未为贵。相期学古人,道德养精粹。
送黄郎中
昔年同听鹿鸣歌,此别令鸣恨转多。白发无情催岁月,青山有梦入烟萝。
养生术秘求玄牝,种树功深问橐驼。他日访君何处所,海门孤屿认青螺。
分韵送萧进士璿赴广东纂修实录
南山有丹凤,文彩何翩翩。万里风云会,龙马相周旋。
先帝弃万方,泣涕穷遐堧。神化岂不显,所贵在摩编。
闽山接岭海,桑梓遥相联。驱车迅行迈,不辞路险艰。
丹青绘日月,意象在笔先。春秋有微义,仰看续前篇。
继闻改郡重作 其四
人生天地间,俯仰无百年。天风吹游丝,随处成挂牵。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出城何处问西岩,天际云开山露尖。说偈也应留玉带,赋诗无用袭香奁。
苍藤古木庭台静,野饷清斋笋蕨甜。今日不输宣守乐,寻溪纡组两能兼。
继闻改郡重作 其二
广成住崆峒,庚桑居畏垒。一鞭山色中,吾道无成毁。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七 龙尾冈
忆昔侍金銮,顾瞻龙尾道。今日登高冈,彷佛梦中到。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三
山高日易下,地滑雪初消。共说前途险,溪深独木桥。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一
地窄刚容寺,山深不见人。回头望城郭,无处不红尘。
浪淘沙 其二 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 ...
夜雨几番情。短梦长更。一短春酒待君倾。白马不来花落尽,对景心惊。
记得旧时盟。鲈脍莼羹。欲摇晚辔听春莺。只恐东山归计早,有负苍生。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四
浮云掩少微,苍狗变白衣。世态正如此,孰从将孰违。
叠前韵别诸文学
群贤依薄宦,共向山中居。共义作模范,文章特绪馀。
见我每直遂,劝我稍迂纡。忠言犹在耳,病根未全除。
春风动行旌,相视各踌躇。行远当自迩,处实其若虚。
先师有明训,安敢昧前书。君看孔铸颜,颜学亦孔如。
庄生何荒唐,杏坛讥苇渔。
倒用前韵二首 其二
客中幽兴二人兼,和尽新诗韵转严。山雪扑衣春后薄,溪风吹面晚来尖。
带围旧眼频频换,鬓脚新霜故故添。何处人家堪买醉,近桥杨柳绿纤纤。
哭罗一峰五首 其三
人心皆孔孟,世道皆商周。此意无人会,西风吹古丘。
简斋
太羹有馀味,大乐无繁音。茅斋坐白日,冥契千古心。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十
与君远相逢,三载共城阙。至宝偶不售,还山采薇蕨。
本为同枝鸟,乃尔成胡越。一夜起相思,白尽巾中发。
君为万里人,我为万里月。夜夜流清辉,为君照巾袜。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二
阴生为月窟,阳生乃天根。阴阳互相长,天地寂无言。
赠郡推郑
自将纲铁铸吴钩,一道风霜冻不流。日暮满天风雨恶,不知何处是廉州。
临汝上老母寿
东风吹入北堂深,鹤发堂堂照玉簪。一百年中今日寿,三千里外此时心。
白华诗阙从头补,綵服欢多次第寻。谁信吾家双老母,酒杯都向汝川斟。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二
湖海茫茫一叶舟,四时风浪拍天浮。烦君牢守梢头舵,满载行人入坦流。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三
寄赠郑从俭侍御赴京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和陈公甫神乐观夜坐韵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六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赏桃和西席陈嘉谋韵
翠湖杂咏 其十一 榆川
前感兴六首 其三
读昌黎集
题孙氏映雪轩
游牛首山三十韵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送黄伯望知肇庆府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二
画鲤歌为吴都事赋
赠陈石峰入京谒选
纂修姜进士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四 春日负母出嬉
题林仰止斋居
重到府第有感
题何氏双挽诗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六 往昌国取赀夜梦母盛妆以为不祥遂弃归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五 竹圃
立春观抬杠有作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蟠龙窟
送黄君
翠湖杂咏 其十二 水云亭
题环璧亭
题归来亭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三
世美堂为戴提学侍御作
新岁枕上作
题亡弟敬叔画菊
叠前韵别诸生
前感兴六首 其六
题湛庵为戴陈州作
讳日梦见先考音容如昨既觉不胜悲感而作
赤龙歌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二
后感兴六首 其四
过洞庭湖得风寄李使君
题伊秋官三秋岐路话别卷
简陈太守以代面语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四
翠湖杂咏 其五 水棉树
广德书满留别僚友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一 南亩春耕
李长者入祀典歌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三 乱定奉母归自昌国自制小竹兜舁母取母 ...
逸老堂为谢太守题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三
挽程孝廉二首 其二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