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六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六

宋代 朱熹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园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园载徒悲伤。

诗人朱熹的古诗

邵武道中

宋代 朱熹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

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

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仰思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圣贤事业理难同,僭作新题欲自攻。王事兼施吾岂敢,傥容思勉议成功。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八 开先漱玉亭

宋代 朱熹

奇哉康山阳,双剑屹对起。上有横飞云,下有瀑布水。

崩腾复璀璨,佳丽更雄伟。势从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平生两仙句,咏叹深仰止。三年落星湾,怅望眼空眯。

今朝随杖屦,得此弄清泚。更诵玉虹篇,尘襟谅昭洗。

训蒙绝句 浴沂

宋代 朱熹

只就吾身分上思,相呼童子浴沂归。更无一点閒思想,正是助忘俱勿时。

岱山岩访陈世德光同年

宋代 朱熹

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岱壑何嫌松共老,碧添偏向桂招游。

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

训蒙绝句 求放心

宋代 朱熹

不察予心重似鸡,更兼放处只缘私。才知用理维持际,不待追求便在兹。

江月图

宋代 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扁舟何处归,吟啸永佳夕。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六

宋代 朱熹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园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园载徒悲伤。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四 井泉

宋代 朱熹

开山昔何人,凿此寒泉井。独夜漱琼瑶,泠然发深省。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何处飞来薝卜林,老枝樛屈更萧椮。凄凉杜老江头句,坐对行吟得自箴。

和喜雨二绝 其一

宋代 朱熹

雨师谁遣送馀春,珍重天公惠我民。且看欢颜垂白叟,莫愁頩颊踏青人。

训蒙绝句 知天命

宋代 朱熹

假借立言虽似是,知非我出枉劳功。苟从立志循而得,方信真知味不同。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八 倦游

宋代 朱熹

故人千里别,约我仍丹丘。云何一解散,书到令人愁。

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

两绝句送顺之南归 其一

宋代 朱熹

门前三径长蒿莱,愧予慇勤千里来。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德兴县叶元恺家题

宋代 朱熹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暖丹田麦疗饥。莫道儒家风味薄,隔邻犹有未炊时。

秋夕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公门了无事,吏散终日闲。凉叶何萧萧,悲吟庭树间。

琴书写尘虑,菽水怡亲颜。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

长溪林一鹗秀才有落发之愿示及诸贤诗卷因题其后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闻说当机百念休,区区何更苦营求。早知名教无穷乐,陋巷箪瓢也自由。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一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

宋代 朱熹

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潺湲。临风一长啸,乱以归来篇。

步虚词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扉景廓天津,空同无员方。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晨琳华,仰噏飞霞浆。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一乐无终永,千春讵能当。

崖边积雪取食甚清次敬夫韵

宋代 朱熹

落叶疏林射日光,谁分残雪许同尝。平生愿学程夫子,恍忆当年洗俗肠。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