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送稻醴与子才
昔贤尊道谊,置醴待嘉宾。今我乐闲放,提壶饷故人。
蚁浮杯面白,味撇瓮头醇。何以助高兴,篱边菊蕊新。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声教万馀里,文明四十春。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一台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瓯。相下不厌贤者意,尚言执友欠龙头。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柳枝词十三首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梅花三首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静夜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过故洛阳城 其二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蕖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送贤良陈著作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送伯淳监汝州酒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呈张子贱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致政王侍郎
哭公素 其二
探花桥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五哀诗·李牧
送田校理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钓鱼有感 其一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九日怀聂之美 其一
送向防御知陈州
郑待郎挽歌辞
寄赠致仕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早春寄景仁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和之美讽古 其二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三军行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先春亭
野轩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谒三门禹祠 其二
用韵再呈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送丁正臣知蔡州
送巢县崔尉
虞帝
送王校理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忆庞之道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夷齐
谒三门禹祠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赏花钓鱼二首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园樱伤老也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