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独步至洛滨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戏下歌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又和来韵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祖择这守陕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送孟著作知济阴
送许先辈尉宗城
独步至洛滨 其二
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携筇竹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五哀诗·屈平
瞻彼南山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送祖择之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送守哲归庐山
双竹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宫漏谣
送朱校理知潍州
贻夸者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用韵再呈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文太师挽歌三首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看花四绝句 其三
洛阳少年行
送皇甫寺丞
小园晚饮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谏院题名记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山中早春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四 飞盖园
同子骏题和乐亭
重经车辋谷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归田诗 其二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西台诗二十四韵
题陈秀才园林
睢阳五老图
游山呈景仁
送次道和太平州
喷玉潭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又寄题陟屺寺
送上雒王推官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塞上 其四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送李学士使北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