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伫月亭
灯火动鱼矶,湖边过鸟稀。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闲情无日厌,岸帻对清晖。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送次道和太平州
独步至洛滨
送僧聪归蜀
辞坟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文太师挽歌三首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寒食南宫夜饮
积旬留省署,容易度春华。芳草踏青晚,长楸行乐赊。
云疏时送雨,风细暗飞花。直有黄金百,无因过酒家。
张元常挽歌二首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薯蓣苗与兴宗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钓鱼有感 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闲居呈复古
送刘观察知洺州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独乐园二首 其一
送草伯镇知湖州
郑侍郎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郑待郎挽歌辞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又和雪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
再呈宜甫
清风台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和君锡雪后招探春 其一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九日怀聂之美 其一
洛阳少年行
过故洛阳城 其二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秋夕不寐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早春寄景仁 其一
送李祠部知滑州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夏日西斋书事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送计先辈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三军行
瘿盆
送昌言宿州
梅圣俞挽歌二首
和之美讽古 其二
游瀍上刘氏园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得菊并诗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