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凿门。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乌栖曲二首 其二
星疏月明漏水长,罗帷翠帐华灯光。佳人起舞玉钗堕,门外乌栖雁南过。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声教万馀里,文明四十春。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喷玉潭
送次道和太平州
柳枝词十三首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槐花满庭除,籍籍不可扫。稍疏召平瓜,渐熟王阳枣。
失时团扇弃,新进袷衣好。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
忽闻秋兴篇,叹赏几绝倒。
登长安见山楼
到官今十日,才得一朝闲。岁晚愁云合,登楼不见山。
晚食菊羹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送向防禦
千骑去翩翩,专城上少年。韦平家好学,阴马世称贤。
官用才能进,恩非雨露偏。想闻河润远,封畛帝畿连。
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日丽芙蓉阙,春荣太液波。苑门鸣玉集,辇路翠华过。
芳树门阿密,嘉鱼在渚多。浮英入樽斝,颁首出蒲荷。
人乐熙熙德,臣赓旦旦歌。万生同鼓舞,相与醉天和。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又七言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入为闽宰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神林从二首
臧郎中挽歌二首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走笔和君锡尧夫
送伯淳监汝州酒
五哀诗·屈平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瞻彼南山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赠清衍
送韩太祝知钱塘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戏下歌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雪寒取酒
钓鱼有感 其一
春贴子词 其四
子厚先生哀辞
送云卿知卫州
独步至洛滨
送孟仲习宜君令
上元书怀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招子骏尧夫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送草伯镇知湖州
又寄题陟屺寺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居洛初夏作
赠邵尧夫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河边晚望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送冯状元归鄂州
和明叔九日
乐轩
三军行
探化桥
小园晚饮
宜甫东楼晚饮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