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晚食菊羹
答刘原父贺
东郭先生履半穿,禦冬深愧主人贤。应怜道上雪欲积,意使炉中灰复然。
曲糵暗添寒酒力,图书共免湿薪烟。茅斋斗似饶光彩,客至何忧腊后天。
子厚先生哀辞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喜景仁直秘阁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招子骏尧夫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钓鱼有感
送史馆唐祠部
豪杰争唐鹿,江南号富强。明时虽混一,馀俗尚彫伤。
税版诛求急,词曹牒诉忙。皇心悯颓弊,使节付才良。
贫吏先投绂,奸民尽越乡。闾阎无插笔,田亩有栖粮。
汉阁归期阔,隋河去驿长。风高片帆疾,钲鼓入秋光。
园 其二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春贴子词 其二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上元书怀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槐花满庭除,籍籍不可扫。稍疏召平瓜,渐熟王阳枣。
失时团扇弃,新进袷衣好。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
忽闻秋兴篇,叹赏几绝倒。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 ...
石阁春望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致政王侍郎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御沟
闲居呈复古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送僧聪归蜀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归田诗 其三
重经车輞谷
夷齐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游三门开化寺
又击毬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柏梯寺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座中呈子骏尧夫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送白都官归长安
训俭示康
赠吴之才
送祖择这守陕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梅花三首
哭公素 其二
送周密学
送五太祝知伊阙
清风台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双竹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宿石闻牧马者歌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初到洛中书怀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秋日登观信亭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瞻彼南山诗 其四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南湖二首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送李学士使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