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独步至洛滨
张元常挽歌二首
同子骏题和乐亭
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送孟著作知济阴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送郑推官 其二
百榼行春乐,千弓从猎豪。苦吟边月冷,飞镝野风高。
奇策鞭殊俗,长缨系不毛。输君跃马贵,一等着青袍。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君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锄治,绕舍皆荆榛。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谓言彼草木,于我奚疏亲。
于间置取舍,岂得完天真。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心,何异巢居民。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行行歌式微,浩叹返荆扉。却著登山屐,尽焚趋府衣。
溪清鱼影乱,竹闇笋牙肥。应悔浮名误,空将白发归。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赠狼节推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送惠思归钱塘
放鹦鹉二首 其一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赠清衍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蓬飞匏系十馀年,并荫华榱出偶然。郭隗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
浮云世味闲先薄,寒柏交情老更坚。明日河梁即分首,人生乐事信难全。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清燕亭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见山台 种竹斋
送白都官归长安
宜甫东楼晚饮
重经车辋谷
梅花三首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又赠谓之
送丁秘丞知雍丘
春贴子词 其三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寄题兴州晁都官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走索
月下小饮
送僧聪归蜀
野轩
柳枝词十三首 其十一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送次道能判西京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一 舟中夜坐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昌言舍人得告蜀三首
寄赠致仕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谢兴宗惠草虫扇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送谢都官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宿南园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寄题张著作
送韩太祝归许昌
忆庞之道
又击毬
潮水 其一
又和六日四老会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又即事二章上呈
药轩
送吴耿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