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阁上新文卷,欲逢知已开。相思不能已,攲枕梦君来。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园中书事二绝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寂寥清明后,馀春已无多。闲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送晁校理知怀州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喜张圣民得登州
昼日少闲暇,中宵梦亦劳。符移空浩浩,榜楚镇謷謷。
敢说今求郡,番思昔坐曹。羡君乘五马,东去一何高。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沈不举,秋柝寂无虞。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麦田正尘坌,桑径忽滂沱。比屋起相告,荷锄行且歌。
园林半扃锁,车马绝经过。大尹爱民物,何妨喜更多。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送守哲归庐山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簿领日沈迷,从容乐事稀。宾朋幸相值,樽酒不须违。
惨澹愁云积,参差远树微。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谒三门禹祠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和子渊元夕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清风台
齐山诗呈王学士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自用前韵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座中呈子骏尧夫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喜圣民得登州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双井茶寄赠景仁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又寄题陟屺寺
坐船
送晁秘丞
又绝句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石阁春望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又即事二章上呈
过故洛阳城 其二
穷兔谣二首
望日示康广宏
云际亭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寄赠致仕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喷玉潭
走索
送吴耿先生
朔会堂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