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沈不举,秋柝寂无虞。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
送祖择这守陕
送丁秘丞知雍丘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矮帽长绦紫縠衫,朱门深静似重岩。莫言永日浑无事,种药移花一一监。
员村坂
秋日登观信亭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煜爚屏星驾,迢遥婺女区。岚光晴向背,溪溜暖萦纡。
万室鸣机杼,千艘隘舶舻。若逢耆旧问,能说隐侯无。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学馁才贫杼轴劳,踰年避债负诗豪。倒囊不惜偿虚券,未敌琼瑶旧价高。
潮水 其一
平江欲上潮,古木自萧萧。两岸饶葭苇,寒波浸寂寥。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清风满四境,岂独华榱下。
不若楚台人,披襟独萧洒。
送五太祝知伊阙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杨白华
瞑目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一台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瓯。相下不厌贤者意,尚言执友欠龙头。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朔会堂
雪寒取酒
钓鱼有感 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归田诗 其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皇甫寺丞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日横墓
宿南园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和明叔九日
又和留题定襄驿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和之美讽古 其二
致政王侍郎
送聂秘丞 其二
山中早春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又和六日四老会
双井茶寄赠景仁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秦入
送田校理
坐船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呈张子贱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瞻彼南山
探化桥
御宴送李宣徽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赠外兄吴之才
送仲更归泽州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咏史三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虞帝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送李侍郎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西溪公宴二首
赠狼节推
送赵殿孙归成都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其四 苇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