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使君张皂盖,高宴碧湖心。苒蒻牵菱蔓,夷犹泊柳阴。
晚风侵坐冷,春浪没篙深。倒载归何晚,波间夕照沈。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重九日忆菊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茂勋成亮采,胜赏寄风流。闲引翘林客,同为独乐游。
厌居华宇盛,翻爱弊庐幽。愧不先操彗,迎尘立道周。
送王校理守琅琊
送张太博知岳州
执酒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钓鱼有感 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药轩
雨馀条甲绕阶生,往往桐君昔未名。采贮不须勤暴彗,秋阳日日满檐楹。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上元书怀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看花四绝句 其三
谒三门禹祠 其二
资善堂宴饯应诏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见山台 种竹斋
洛阳少年行
晚食菊羹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送祖择之
春贴子词 其六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又绝句
送苏屯田知单州
送韩太祝知钱塘
又和六日四老会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梅花三首
海仙歌
座中呈子骏尧夫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又赠谓之
戏下歌
初到洛中书怀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同君倚过圣俞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寄题兴州晁都官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登长安见山楼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钓鱼有感 其一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陪诸君北园乐饮
晚晖亭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春贴子词 其二
王金吾北园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