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双双春燕飏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纤条并舞腰。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飞廉通上苑,鳷鹊带天渊。树色含春雾,波光静晓烟。
香飘仙仗外,花舞御卮前。籊籊文竿袅,筛筛素鲔鲜。
误陪金马籍,愧奉柏梁篇。愿献南山寿,宸游侍亿年。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贺监家居逸兴饶,枝分鉴水阔容舠。穿荷宜去邀渔叟,共醉船头半榼醪。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遗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贻宋四行简迪
居洛初夏作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送晁校理知怀州
送上雒王推官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送苏屯田知单州
执酒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又和留题定襄驿
陶侃惜谷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示道人
送李祠部知滑州
御宴送李宣徽
送王殿丞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吕禄庙
别韵一首
探花桥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五哀诗·李牧
秋夜望月
送谢都官
送薯蓣苗与兴宗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春贴子词 其六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寄题兴州晁都官
夜发长垣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二月二十四日馆宿兴宗舍后桃花盛开偶书牖上
柳枝词十三首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陪诸君北园乐饮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