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畴昔胜冠日,曾为绛帐生。九言闻至教,一顾得虚声。
不意叨严近,于今接老成。宁须诗酒赐,侍坐导知荣。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
和王秀才
瘦马飘飖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
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王校理守琅琊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送赵殿孙归成都
又赠谓之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上人工书世所稀,于今散落无复遗。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
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目明。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
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秪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
嗟余平生不识书,但爱意气豪有馀。欲求数字置座侧,安得满斗千金珠。
春贴子词 其三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送惠思归钱塘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僧聪归蜀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西台诗二十四韵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又即事二章上呈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送孟著作知济阴
独步至洛滨
上元书怀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六
送王待制知陕府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送聂秘丞 其二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秋夕不寐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陪子华燕醮厅
坐船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又和惜春谣
谏院题名记
送向防御知陈州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送巢县崔尉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杏解嘲
席上赋得榛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寄赠致仕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和端式十题 其四 渔洲火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晚晖亭
又即事二章上呈 其一
送仲更归泽州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瞻彼南山诗 其四
送晁校理知怀州
送王校理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五哀诗·李牧
咏史 其一
药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