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林壑饥蚊响似雷,成群作队夜深来。道人传得希夷睡,烧尽葭烟一束灰。
病中 其四
无才祗欲苦吟诗,肝肾雕锼气久衰。白虎痛传关节遍,乌蛇方送药资迟。
下床腓股坚于石,览镜头颅白胜丝。多谢道人余复古,酒瓢新浸五加皮。
暮归山中
经杜清碧先生墓
皓首山林草大玄,鹤书徵起又归田。一窝自得尧夫乐,三策谁归贾谊贤。
空有墓碑临道路,更无书屋贮风烟。后生仰止前修远,慨想升平七十年。
拟贫士二首 其一
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二
百年旧隐傍名山,一落尘埃竟不还。自倚渭流难变浊,谁知兽食不留斑。
松楸渐觉秋风老,涧壑惟馀夜月閒。惭愧老兄携弱侄,又修茆屋卧云间。
雪中偶成 其二
腊前三白报年丰,里巷欢愉著处同。林野渐添饥鸟雀,阶除初积走儿童。
梨花柳絮遮无地,鹭羽鸿毛散满空。也有灞桥清兴在,独惭衰老句难工。
催菊
篱下黄花共我长,开时便欲醉重阳。枝间点注分秋色,叶底胚胎酿晚香。
久旱似惭虚雨露,后凋终拟傲风霜。儿童颇会吟翁意,朝夕分泉灌溉忙。
送李孟和
天书海内起英髦,肯许山林索价高。一日声名催宦达,十年踪价类逋逃。
女怜择对方谐卜,儿拟应门未代劳。宠禄少酬勤苦志,不知何处试牛刀。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寄张孟方
三年不见张君子,旧作书巢傍涧松。常与白云分主客,偶因明涧想形容。
饭牛短褐歌深夜,采药长镵度远峰。闻道近移毛义檄,掉头深入万山重。
次韵答张簿 其一
苦热休嫌褦襶过,欲询为况近如何。陶公莲社当寻伴,杜老花溪许放歌。
正乏酒钱谁送与,又添诗债费催科。苍头不识相观善,牢闭柴门畏客多。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三
摩挲老眼倦编蒲,雨过山窗兀坐孤。松带浮云张翠盖,草承残坐缀明珠。
鸟鸣转觉林塘静,花发方知节候殊。张籍题诗工古淡,爱来同赋辋川图。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蚊虫只为口如针,火劫烟攻退又侵。风露尽多呼吸处,破窗残隙莫相寻。
挽赵子将三首 其一
四十身先死,才名奈尔何。山川千里隔,风雨九原多。
已负云霄志,空伤薤露歌。无书问妻子,有泪逐江波。
梅村与云壑会宿
清泉白石辄难忘,又得春前会草堂。对酒先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 其二
河官暂托贡茶臣,行李山中住数旬。万指入云频采绿,千峰过雨自生春。
封题上品输天府,收拾馀芳寄野人。老我空肠无一字,清风两腋愿轻身。
送陈子敬归三山
石头城下住经年,乡路重寻谷口田。千里客愁淮水上,三山归口海云边。
故园松菊陶潜宅,旧日才名郑老毡。舟泊武夷思仰止,棹歌遗响堕空烟。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官阁新成胜槩兼,日长公暇理牙签。青山对榻岚光重,碧水当轩爽气添。
客到无时浮大白,人间何处有朱炎。遥知睡起题诗际,燕语随风落画檐。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二
云树远重重,川平夕有风。买鱼呼不应,船过钓台东。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无边风月兴,尽在此亭中。几杖清秋近,弦歌白昼同。
名书悬旧扁,画笔付良工。髣髴琅琊胜,能文忆醉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在野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二
秋江待渡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五
挽空无相
浇花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示儿三首 其三
送梨与云松
竹搔背 其二
瑞香 其三
饯张判簿 其一
呈邵张二宰 其二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赋梅杖 其二
挽空无相四首 其二
经赵师节故居
题班姬扇面
寄文明病中 其一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时事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十
山中漫题 其一
黄仲文寄墨竹
赋梅杖 其四
问流人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赠桃源孙牧庵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次韵答张簿 其二
题小幅雪景 其一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一
寄刘兰雪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寄示侄泽
赠吴彦敬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四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一 春日观泉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题六朝遗秀图 其一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四
书闷二首 其一
题张师夔小景
舟中望长洲田家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一
和吴县丞韵
候云壑不至
寄苏明远 其四
送朱孟舒 其一
苍梧夜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